《惜黄花 和霞盦孩儿菊展重阳作》
时间: 2024-09-19 20:56:32意思解释
惜黄花 和霞盦孩儿菊展重阳作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英餐秋饱。鬓簪人老。记青年,韵蹁跹,唱红孩调。七五度重阳,萸酒长欢笑。花笑我汝头童少。窥篱鬟好。缀瓶钱小。面团团,骨绵绵,锦衾绷倒。休说老来娇,忍忘儿时钓。奈白首怕风欺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丰盈,回忆起年轻时的韵律和乐趣。重阳节时,喝着萸酒,欢声笑语不断。菊花在微笑,仿佛在调侃我的年华已逝。透过篱笆,看到那美好的容颜;小瓶子里装着的金钱也显得不够。面容丰润,身体细腻,锦被都显得紧绷。别再说年纪大了娇,难以忘却小时候的钓鱼乐趣。可叹的是,白发已生,唯恐风吹得帽子飞走。
注释:
- 英餐秋饱:形容秋天丰收的景象,食物丰富。
- 鬓簪人老:鬓发已经花白,表明年纪渐长。
- 韵蹁跹:形容年轻时的舞姿轻盈。
- 红孩调:指年轻时的歌曲或调子。
- 七五度重阳:指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 萸酒:重阳节时常饮用的酒。
- 花笑我汝头童少:形容菊花在微笑地调侃我已不再年轻。
- 白首怕风欺帽:年纪大了,怕风吹掉帽子,隐喻老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人生与情感,常展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体现了对秋天丰收的欣喜与对年轻时光的怀念。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长寿和团圆,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节日的欢乐,也渗透着对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惜黄花》通过自然景象和节日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悟。诗中“英餐秋饱”一句,勾勒出丰收的秋天,暗示着生命的滋养与富饶。随着诗境的深入,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欢愉,尤其是“韵蹁跹,唱红孩调”,体现了青春的轻盈与活力。同时,诗人在重阳节的欢庆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轮回与无常,特别是“鬓簪人老”一句,赋予了作品一种淡淡的忧伤,流露出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恰如其分地融合了欢快与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花笑我汝头童少”,不仅表现了对青春的怀念,也隐含了对现实的自嘲。最后,诗人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折射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英餐秋饱:描绘秋天丰收的美好景象。
- 鬓簪人老:感慨自己已年老,白发苍苍。
- 记青年,韵蹁跹:回忆起年轻时的轻盈舞姿。
- 唱红孩调:暗示年轻时的欢乐和无忧无虑的生活。
- 七五度重阳,萸酒长欢笑:描绘重阳节的愉快气氛。
- 花笑我汝头童少:菊花在微笑,调侃自己已不再年轻。
- 窥篱鬟好:透过篱笆,看到美好的容颜。
- 缀瓶钱小:形容生活中对金钱的需求。
- 面团团,骨绵绵:形容身体的丰腴与柔软。
- 锦衾绷倒:暗示生活的压力与紧绷感。
- 休说老来娇,忍忘儿时钓:不必再说年纪大了,难以忘却童年的乐趣。
- 奈白首怕风欺帽:感叹白发已生,怕风吹掉帽子,象征老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笑我汝头童少”,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菊花情感。
- 对仗:如“缀瓶钱小,面团团,骨绵绵”,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多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句富有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欢庆与对往昔青春的追忆,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成熟与丰收。
- 菊花:代表长寿与坚韧。
- 重阳:象征团圆与长寿。
- 白首:隐喻老去与岁月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端午节
-
“鬓簪人老”中的“簪”字意思是:
- A. 戴
- B. 夹
- C. 扎
-
诗中提到的饮品是:
- A. 茶
- B. 酒
- C. 水
答案:
- B. 重阳节
- C. 扎
- B. 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杨玉衔的《惜黄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的思考。杨玉衔的作品更注重对节日氛围的描绘与对过往青春的回忆,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构成了古典诗歌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内容为《惜黄花 和霞盦孩儿菊展重阳作》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