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三 春情》

时间: 2025-01-27 04:01:53

已知前事无寻处。

春恨如何去。

晓莺帘外语花枝。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枕上夜长长似岁。

思梦时时醒。

越罗衣褪郁金黄。

髻慢钗横无力、纵猖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三 春情
已知前事无寻处。春恨如何去。
晓莺帘外语花枝。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枕上夜长长似岁。
思梦时时醒。
越罗衣褪郁金黄。
髻慢钗横无力纵猖狂。

白话文翻译:

已知往事无处可寻,春天的怨恨又该如何消去呢?
清晨的黄莺在帘外啼鸣,花枝轻摇,
诉说着人间和天上两心相知的情感。
在枕头上夜晚漫长,似乎像过了一年,
思念和梦中时常惊醒。
越罗衣衫褪去金色光泽,
发髻松散,发钗无力,纵使心中狂妄。

注释:

  • 虞美人: 古代一种花名,也常用作诗词中的意象。
  • 春恨: 春季的怨恨,常用来表达对爱情的伤感。
  • 晓莺: 清晨的黄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 越罗: 一种轻薄的丝绸,常用于制作衣服,象征美丽的女性服饰。
  • 鬓钗: 头上的发饰,象征女性的妆容和风采。

典故解析:

在诗中提到的人间和天上两心知,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常见于古诗词中对情感的描写与抒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情感真挚和文字优美著称,善于描写女性情感和自然景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日,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春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情怀中蕴藏的复杂情感。诗中“已知前事无寻处”一句,给人一种无奈和迷惘的感觉,似乎一切美好的往事都已消逝,只剩下春日的怨恨。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黄莺和花枝,生动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枕上夜长长似岁”,诗人以夜晚的漫长来比喻思念的煎熬,夜晚的静谧反而加深了孤独感。越罗衣衫的意象不仅体现了女性的美丽,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爱情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相思的苦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已知前事无寻处”: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
    2. “春恨如何去”:对春天的怨恨无从解脱。
    3. “晓莺帘外语花枝”:描绘春晨的生机,暗藏情感。
    4.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强调心灵的相知与共鸣。
    5. “枕上夜长长似岁”:用时光比喻思念之苦。
    6. “思梦时时醒”:思念让人难以入眠。
    7. “越罗衣褪郁金黄”:越罗衣的褪色象征爱情的衰退。
    8. “髻慢钗横无力纵猖狂”:描绘发髻松散,突出无奈与放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漫长与岁月对比,增添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黄莺与花枝赋予了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思念,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春天: 代表生命与希望,同时也隐含着对爱情的思念和失落。
  • 黄莺与花枝: 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爱的呼唤。
  • 越罗衣: 显示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脆弱。
  • 枕头与夜晚: 代表孤独与思念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恨如何去”的意思是?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怨恨
    C) 春天的希望
    D) 春天的安宁

  2. “晓莺帘外语花枝”中,晓莺象征什么? A) 秋天
    B) 生命的复苏
    C) 冬天的寒冷
    D) 夜晚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对比董元恺的《虞美人·春情》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但李清照的诗作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