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丁亥十月十夜柏林客馆梦亡妇》
时间: 2025-01-24 08:4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丁亥十月十夜柏林客馆梦亡妇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如此长宵,听雨听风,回肠自支。
想兰房遗挂,久萦烟网,花魂偷返,又杳天涯。
旅枕秋凉,残灯梦瘦,莫道瑶宫总不知。
分明见,是云鬟似旧,絮语迟迟。
相逢慢诉相思。
问碧海鲸波鹤怎携。
叹玉箫红泪,空沾絮果,檀奴青鬓,尚恋尘丝。
钿盒三生,银槎万里,到死相依更不离。
翻然醒,记一声珍重,仙去移时。
白话文翻译
在这漫长的夜晚,我听着雨声和风声,心中无限愁绪。
想起那遗留在兰房中的挂饰,似乎在烟雾中飘荡,花的灵魂偷偷回归,却又消失在天边。
旅馆的枕头凉意袭来,昏黄的灯光下,梦境愈发瘦弱,不要说瑶池的仙女全然不知。
我清楚地看到,她的云鬟依旧,低语细语如昔。
重逢时慢慢诉说着相思之苦。
我问那碧海、鲸波和仙鹤如何相携而行。
叹息间,玉箫声中流下的红泪,如今只沾湿了那飘浮的絮果,檀奴的青发,仍然眷恋尘世的丝缕。
那钿盒承载着三生的约定,银槎遥远的旅程,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突然醒来,记得一句珍重,仙子已去,时光如移。
注释
- 兰房遗挂:兰房指的是女性的闺房,遗挂指留下的饰物。
- 烟网:形容朦胧的景象,烟雾缭绕。
- 花魂:花的灵魂,象征着美好而脆弱的情感。
- 瑶宫: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钿盒三生:钿盒象征着爱情的承诺,三生指的是三生三世的情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飞声,清代诗人,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追忆和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丁亥年(公元1897年),在柏林客馆的一个秋夜,诗人因思念亡妻而作,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沁园春·丁亥十月十夜柏林客馆梦亡妇》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抒情诗。诗的开篇描绘了漫长的夜晚,雨声和风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回忆起与亡妻的点点滴滴,兰房的遗挂似乎在提醒他曾经的美好,花魂的回归则是对逝去爱情的无限思念。
在诗中,诗人用“旅枕秋凉”与“残灯梦瘦”来形象地传达内心的孤寂和梦境的脆弱。对于瑶宫的仙女,诗人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仿佛她们并不知道人间的相思之苦。随着思绪的展开,诗人又提到碧海、鲸波与鹤,象征着对远方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意象,使得情感更加细腻而深邃。尤其是在“钿盒三生,银槎万里”中,诗人将爱情的永恒与生死相依的愿景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情厚谊。最后一句“仙去移时”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深情与惆怅中结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如此长宵,听雨听风,回肠自支。
描绘了漫长的夜晚,内心的愁苦像雨声和风声一样缠绵。 -
想兰房遗挂,久萦烟网,花魂偷返,又杳天涯。
追忆亡妻时的情景,遗留下的挂饰似乎在烟雾中飘荡,象征着思念。 -
旅枕秋凉,残灯梦瘦,莫道瑶宫总不知。
旅途的孤寂和梦境的脆弱,感叹仙女们对人间情感的无知。 -
分明见,是云鬟似旧,絮语迟迟。
清晰地看到昔日情人的样子,低语的细腻时光仿佛仍在。 -
相逢慢诉相思。
重逢时缓缓诉说着彼此的思念。 -
问碧海鲸波鹤怎携。
询问遥远的海洋和仙鹤如何相伴,带有对痴情的探问。 -
叹玉箫红泪,空沾絮果,檀奴青鬓,尚恋尘丝。
叹息间,玉箫声中的泪水只是沾染了飘浮的絮果,仍旧眷恋人间的尘世情感。 -
钿盒三生,银槎万里,到死相依更不离。
爱情的承诺与生死相依的誓言,象征着永恒的情感。 -
翻然醒,记一声珍重,仙去移时。
突然醒来,记住了珍重的话语,感叹仙子已经离去,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魂偷返”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追忆。
- 拟人:如“瑶宫总不知”,让仙女似乎具有人情。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房:象征温柔与爱情的归宿。
- 烟网:表达模糊与不确定的情感。
- 玉箫:代表着音乐的美好和情感的寄托。
- 钿盒:象征爱情的承诺与珍贵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房”指的是? A. 男子居所
B. 女性闺房
C. 仙女的宫殿 -
诗人在哪个地方写下了这首诗? A. 北京
B. 柏林
C. 上海 -
诗中提到的“瑶宫”象征着什么? A. 仙境
B. 地狱
C. 人间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孤独,但更倾向于描绘环境与心境的交织;而潘飞声的《沁园春》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深沉,展现了对亡妻的缅怀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潘飞声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