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堂春 其三 荷花蔷薇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东风无力锦屏遮。
依稀露软烟斜。
繁华满径拂窗纱。
翠剪明霞。
高处牵衣欲语,
低边弄影交加。
一帘月色浸荷花。
绿水人家。
白话文翻译:
春风微弱,轻柔地掩盖了锦缎的屏风。
窗外露水轻柔,雾气缭绕。
花香弥漫,满地繁华,轻拂窗纱。
翠绿如剪的霞光。
高处的人拉着衣服想要说话,
低处的人影交错,嬉戏玩耍。
一帘月光洒在荷花上,
绿水环绕着人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气息。
- 锦屏:用锦缎制成的屏风,常用于室内装饰。
- 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 露软:露水柔和。
- 拂窗纱:轻轻拂动窗纱。
- 翠剪明霞:形容色彩鲜艳如霞光般的美丽。
- 牵衣欲语:拉着衣服想说话,形容亲密的交谈。
- 弄影交加:在低处玩耍的影子交错,意指欢快的气氛。
- 浸荷花:月光洒在荷花上。
- 绿水人家:绿水环绕着人家,描绘自然的和谐美。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或成语,但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尤其在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百态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表达。他的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画堂春 其三 荷花蔷薇》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生活气息,因此创作了此诗,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画堂春 其三 荷花蔷薇》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开篇即以“东风无力锦屏遮”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风的柔和,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依稀露软烟斜”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的春日清晨,露水轻柔地铺展,仿佛在轻轻诉说着春的秘密。
“繁华满径拂窗纱”一句,则通过“繁华”二字传达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窗外的花香与色彩犹如绚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紧接着,诗人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高处牵衣欲语,低边弄影交加”,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温暖的交流,反映出一种和谐的生活场景。
最后,“一帘月色浸荷花,绿水人家”将景色与人生活融为一体,月光洒在荷花上,绿水环绕着人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热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愉悦与平和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无力锦屏遮:春风微弱,轻轻掩盖着屏风,表现出春天的温柔。
- 依稀露软烟斜:露水轻柔,雾气缭绕,营造出朦胧的春日氛围。
- 繁华满径拂窗纱:繁花遍地,轻轻拂动窗纱,表现出生机盎然的春意。
- 翠剪明霞:形容色彩如剪般鲜艳,描绘自然的美丽。
- 高处牵衣欲语,低边弄影交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交流,形象生动。
- 一帘月色浸荷花:月光洒在荷花上,营造出柔和的夜景。
- 绿水人家:绿水环绕着人家,体现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拟人:通过“牵衣欲语”、“弄影交加”表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 对仗:整首诗使用对仗手法加强语音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春天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优雅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锦屏:代表华丽和温暖的生活环境。
- 露水:象征清新与生命的滋润。
- 繁华:代表着春天的丰盛与美好。
- 月色:象征宁静与柔和的夜晚。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绿水:象征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画堂春 其三 荷花蔷薇》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董元恺
D. 白居易 -
诗中“东风无力”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
诗中提到的“翠剪明霞”主要是形容什么? A. 花的色彩
B. 水的清澈
C. 阳光的明亮
D. 影子的形状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白居易)
- 《江南春》(杜甫)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画堂春》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前者更侧重于描写春雨带来的生机,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江南春》通过描绘江南的春景,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而《画堂春》则更注重于整体的春日氛围与生活情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