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咏烛》

时间: 2025-01-22 06:11:23

摇红画阁影依依。

残宵曾伴钗围。

靥星眉月两参差。

宿燕几曾知。

寒粟渐沈金烬暗,花还隐罗帷。

春心灰透已多时。

有泪祗偷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堂春 咏烛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摇红画阁影依依。
残宵曾伴钗围。
靥星眉月两参差。
宿燕几曾知。
寒粟渐沈金烬暗,
花还隐罗帷。
春心灰透已多时。
有泪祗偷垂。

白话文翻译:

在红色的画阁中,烛光摇曳,影子依稀可见。
在这残夜里,曾经伴随我的是发钗环绕。
那靥星眉月的容颜是那么参差不齐。
那栖息的燕子又何曾了解我的心情?
烛火渐渐熄灭,金色的灰烬昏暗无光,
花儿依旧隐匿在罗帷之中。
春天的心情已经灰暗了许多时日,
唯有泪水偷偷地流下。

注释:

  • 摇红:指红色的烛光。
  • 画阁:装饰华美的阁楼。
  • 残宵:即将结束的夜晚。
  • 钗围:发钗环绕,形容女子的发饰。
  • 靥星眉月:形容女子的脸庞,靥星指笑靥,眉月指弯眉。
  • 宿燕:栖息的燕子,指燕子在此栖息。
  • 寒粟:指烛火的灰烬。
  • 罗帷:轻纱帷幕,常用于形容女子的闺房。

典故解析:

“靥星眉月”可以看作是对古代美人的一种描写,古人常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女子的美丽。燕子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思念的情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字子华,号涤生,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可能受当时社会环境及个人情感影响,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

诗歌鉴赏:

郭则沄的《画堂春 咏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夜独自点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摇红画阁影依依”,通过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烛光摇曳的温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接下来的描述“残宵曾伴钗围”,不仅传达了夜晚的凄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靥星眉月两参差”将美人的形象与烛光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诗中“宿燕几曾知”更是将燕子与自己的情感作对比,燕子虽在身边,却无法理解自己的孤独与愁苦。最后几句“春心灰透已多时,有泪祗偷垂”,以泪水作为情感的出口,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内心的失落,情感的深邃与痛苦让整首诗更显厚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摇红画阁影依依:烛光摇曳,影子在华丽的阁楼上轻轻晃动,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孤独的氛围。
  • 残宵曾伴钗围:在这快要结束的夜晚,唯有发钗的陪伴,暗示着内心的寂寞。
  • 靥星眉月两参差:美人的笑容与眉形各有差异,传达着美好与遗憾。
  • 宿燕几曾知:燕子虽然在身边,却不知我心中的苦楚。
  • 寒粟渐沈金烬暗:烛火渐熄,灰烬逐渐沉落,象征着希望的消逝。
  • 花还隐罗帷:花朵依旧藏在轻纱帷幕之中,暗示着美好的事物被遮蔽。
  • 春心灰透已多时:春天的情感已消磨殆尽,内心的失落无可奈何。
  • 有泪祗偷垂:唯有泪水悄然流下,表达出无奈的悲伤。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靥星眉月”将美丽形象具象化,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烛光的描写,结合个人情感,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春天的盼望与内心的孤寂。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烛光:象征着希望与孤独。
  • :象征着美好与青春。
  • 燕子:象征着春天与思念。

每个意象在诗中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及对失去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宵”指的是: A. 正午
    B. 深夜
    C. 清晨
    D. 黄昏

  2. 诗中提到的“靥星眉月”是用来形容: A. 诗人的心情
    B. 美人的容颜
    C. 烛光的摇曳
    D. 春天的花朵

  3.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的情感是: A. 欢娱
    B. 失落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对比郭则沄的《画堂春 咏烛》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郭则沄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