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笛》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吹腔不识愁,愁耳偏闻吹。
月明吹更苦,泪洒降羌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笛声吹奏时,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忧愁,然而我的耳朵却特别敏感地捕捉到笛声中的愁苦。明亮的月光下,笛声吹得更加令人痛苦,泪水不由自主地洒在了羌族的孩子身上。
注释:
- 吹腔:指吹出的曲调,通常指笛声。
- 愁耳:指感知忧愁的耳朵,强调耳朵对笛声的敏感。
- 降羌儿:降羌是北方少数民族,可能指羌族的孩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云,号云峰,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内心的愁苦和思索。
创作背景:
《闻笛》创作于一个月明的夜晚,作者听到笛声,尽管笛声本身是悠扬的,但却引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愁苦。这种对比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美好事物中感受到的隐隐忧伤。
诗歌鉴赏:
《闻笛》通过描绘笛声与内心愁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篇的“吹腔不识愁”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无奈,似乎笛声是如此动听,但对诗人来说却并无实际的愁苦。然而,随即转至“愁耳偏闻吹”,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他的耳朵像是与愁苦相连,笛声在他心中激起了隐秘的悲伤。
接下来,“月明吹更苦”更是将这一愁苦情感推向高潮,明亮的月光下,笛声显得格外刺耳,反而加深了内心的痛楚。而结尾的“泪洒降羌儿”则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渲染,眼泪洒落在羌族孩子身上,暗示着诗人对生活无奈的感慨以及对他人命运的同情。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世纷扰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吹腔不识愁:笛声悠扬,似乎不带愁苦。
- 愁耳偏闻吹:但是我敏感的耳朵却能听出笛声中的忧伤。
- 月明吹更苦:在明亮的月光下,笛声显得更加苦涩。
- 泪洒降羌儿:泪水不由自主地洒落在羌族的孩子身上,传达出对他人命运的同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前两句对比笛声的美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照。
- 象征:笛声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忧伤的交织。
- 拟人:将耳朵描写成能感知愁苦的存在,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他人命运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敏感与脆弱。
意象分析:
- 笛声:象征着音乐的美好,但同时也暗含忧愁。
- 月光:象征着清明与孤独,映衬心中的愁苦。
- 泪水:象征着悲伤与同情,表达了对生活无奈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愁耳”是指什么?
- A. 愁苦的耳朵
- B. 听不见愁苦的耳朵
- C. 喜悦的耳朵
- D. 倾听的耳朵
-
“月明吹更苦”中的“更苦”是指什么情感?
- A. 更加的快乐
- B. 更加的孤独
- C. 更加的痛苦
- D. 更加的忧愁
-
诗中提到的“降羌儿”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羌族的孩子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植物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光下的孤独与思考,但更重视个人的内心世界,而《闻笛》则通过笛声的对比展现对他人命运的关怀。
- 《月夜忆舍弟》:表现了思念与忧愁,但更侧重于亲情的牵挂,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董嗣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