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妓徐素》
时间: 2025-01-27 03:54: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妓徐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
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里逢。
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的孤独与哀伤。诗的开头,清波荡漾,耳边的玉佩声寂静无踪,表达了情感的悠长与怨恨的沉重。接着,提到她的妆容已经残破,衣香犹存,似乎在怀念往日的美好。月光下,花瓣飘落,春天的尽头,人们在梦中相逢。最后,诗人希望来世再度重逢,渴望在梦中见到她的美丽容颜。
注释
- 清波:清澈的水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忧伤。
- 双佩:指耳边的玉佩,古时多用于装饰,象征美丽与音律。
- 残粉:残留的妆粉,暗示妆容的褪色与时光的流逝。
- 故衣香:旧衣服的香气,代表对过去的怀念。
- 玉关:指美丽的容颜,寓意如玉般的美丽。
- 再托生来:希望来世重生,表达人们对再相见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生的悲欢离合,常以细腻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寅晚年,表达了他对已逝之人的怀念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妓女生存境况的同情和对人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哭妓徐素》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思念的诗,唐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将对妓女徐素的哀悼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清波与玉佩的描绘,既展现了优雅的外表,又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残粉黄生银扑面”,则以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徐素的美丽与衰败,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心痛。
在后面的描写中,“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里逢”,诗人通过意象的转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惋惜。月光与花瓣的交融,象征着美丽而短暂的爱情,春天的尽头更是暗喻着生命的无常与悲剧。
最后一句“再托生来侬未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徐素的深情,也流露出一种希望与期待,渴望在来世再次相见的美好愿望。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在哀伤中透出一丝温暖,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波双佩寂无踪”:清波荡漾,耳边的玉佩声寂静无声,暗示内心的孤独。
- “情爱悠悠怨恨重”:情感绵长,却又满含怨恨,表达对过往的复杂情感。
- “残粉黄生银扑面”:妆容已失,岁月的流逝让美丽变得模糊。
- “故衣香寄玉关胸”:旧衣服的香气依旧,寄托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月明花向灯前落”:月光下,花瓣悄然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春尽人从梦里逢”:春天结束了,人们只能在梦中重逢。
- “再托生来侬未老”:希望来世再相见,体现对爱的执着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清波双佩”与“情爱悠悠”形成对比。
- 比喻:用“月明花向灯前落”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拟人:将花瓣的落下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已逝之人的怀念与无奈,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脆弱与无力,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
意象分析
- 清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双佩:代表着美丽与优雅。
- 残粉: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美丽的凋零。
- 故衣香:寄托对往昔的怀念。
- 月明花落: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唐寅的字是什么?
- A. 伯虎
- B. 孟尝
- C. 子渊
-
诗中提到的“故衣香”指的是什么?
- A. 旧衣服的香气
- B. 新衣服的香气
- C. 书香
-
诗人希望来世再见的对象是谁?
- A. 徐素
- B. 自己
- C. 朋友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但唐寅的诗更侧重于对妓女命运的同情,而李清照的诗则更体现出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抗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寅诗文集》
- 《明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