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花》
时间: 2025-02-04 15:49: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妒花
作者: 唐寅 〔明代〕
昨夜海棠初着雨,
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
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
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
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
请郎今日伴花眠!
白话文翻译
昨夜海棠花刚刚沾上了雨水,
花瓣轻盈如同要说话一般。
佳人清晨起床,走出兰房,
折来花朵,对着镜子化妆。
她问郎君,花好还是她的容颜好?
郎君回答说,还是花儿更显窈窕。
佳人听了这话,娇嗔发怒,
不相信死去的花儿会胜过活人。
于是她把花揉碎,扔到郎君面前,
请郎今天陪着花儿共眠!
注释
- 海棠:一种花,象征美丽、娇媚。
- 娇欲语:形容花儿娇美,似乎要说话。
- 兰房:指的是佳人休息的房间。
- 化红妆:化妆,尤其是指用红色的妆容。
- 窈窕:形容女子身材优美。
- 娇嗔:娇羞而略带生气的样子。
- 伴花眠:与花儿一起入睡,表达对花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以其才华横溢和风流倜傥著称。他的诗词以清新俊逸、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美女与花卉。
创作背景
《妒花》创作于唐寅的盛年时期,此时他在文人墨客中备受推崇。诗中描绘了花与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关注以及男女感情的细腻表达。
诗歌鉴赏
《妒花》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美人与花之间的情感联系。开篇以海棠花的雨露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娇媚的氛围。佳人晨起,折花对镜化妆,表现出女性对自身美丽的关注与追求。通过“问郎花好奴颜好”的对话,揭示了女性内心的敏感与妒忌,反映出她对自己美貌的自信与不安。
郎君的回答“郎道不如花窈窕”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女性的调侃,暗示了花的短暂与人间情感的复杂。佳人听后娇嗔不悦,体现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最后,她将花揉碎,象征着对美的执着与对郎君的期待,展示了诗人对花与人的情感纠葛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不仅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而且在情感上深刻细腻,展现了唐寅对爱情与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海棠初着雨:描绘了刚刚经历雨水洗礼的海棠花,生动形象。
- 数点轻盈娇欲语:花瓣轻盈,仿佛在轻声细语,增添了花的灵动之美。
- 佳人晓起出兰房:佳人清晨醒来,走出房间,画面清新怡人。
- 折来对镜化红妆:佳人折花后对着镜子化妆,表现她的美丽与自信。
- 问郎花好奴颜好?:佳人询问郎君,花与她谁更美,反映出其自我价值的思考。
- 郎道不如花窈窕:郎君的回答引出对美的讨论,暗含对女性的赞美。
- 佳人闻语发娇嗔:佳人对郎君的回答感到不满,表现出她对美的敏感。
- 不信死花胜活人:对花的短暂性和自己的存在价值进行比较。
- 将花揉碎掷郎前:不满之下,佳人选择摧毁花,表现出情感的复杂性。
- 请郎今日伴花眠:她希望郎君陪着她,表达了渴望被爱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拟人:花瓣“欲语”,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对比:花与人的美进行对比,突显佳人的内心挣扎。
- 象征:花象征着美与短暂,反映出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爱的不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佳人对花的妒忌和渴望,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与人际关系的复杂。它不仅表现了个体的自我认同,更反映出对爱情的期待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美丽与娇媚的象征。
- 佳人:代表女性的美与情感。
- 镜子:反映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寻求。
- 花:短暂的美,象征爱情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 A. 桃花
- B. 海棠
- C. 牡丹
-
佳人问郎君哪个更好,郎君的回答是什么?
- A. 她更好
- B. 花更好
- C. 两者无差
-
佳人最后采取了什么行动?
- A. 把花放回去
- B. 把花揉碎
- C. 送给郎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唐寅的《妒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情感的思考,但《妒花》更侧重于花与人的对比,展现女性内心的妒忌与渴望,而《静夜思》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唐寅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