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5:25: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漏迟二首 其一》 作者:李慈铭
傍花莲漏摘,疏窗曲槛,句留凉夕。
下了香车,相见倍相怜惜。
生恨明灯宛娈,似偏照深红羞靥。
还转向,银屏影底,倩伊偷隔。
自从系定红丝,恁密见疏逢,暗添华发。
似此多情,翻悔那回相识。
拼得青衫化泪,总不换天涯轻别。
团扇底,私语怕教人说。
白话文翻译
在花旁、莲边轻轻摘取,透过疏窗和曲槛,留下凉爽的黄昏。
下了香车,见面时更加怜惜。
生出恨意,明灯照耀着她的美丽,似乎偏偏照在她深红的羞涩面庞上。
我转身,映在银屏影子下,她却在偷偷地隔着。
自从用红丝系定了我们的情缘,那样密切的相见如今却变得稀疏,暗中添了几许白发。
如此多情,竟懊悔那次初见。
即使青衫化为泪水,也无法换回天涯的轻别。
在团扇底下,私下低语却又怕被人听见。
注释
- 傍花莲漏摘:指在花旁边、莲边采摘。莲漏指的是莲蓬中滴落的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疏窗曲槛:透过稀疏的窗子和弯曲的栏杆。
- 明灯宛娈:明亮的灯光照耀着美丽的女子。
- 银屏影底:指的是映在银色屏风下的影子。
- 红丝:象征着爱情的丝线。
- 青衫化泪:指青衫上沾染了泪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汝骏,号梅海,江苏人。其诗风细腻优雅,常常描写爱情与别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细腻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玉漏迟》是李慈铭的代表作之一,创作背景与清代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情感经历紧密相关。诗中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玉漏迟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段柔情似水的爱情故事。诗人在花旁、莲边的场景中,与心爱的人共享宁静的时光,透过疏窗和曲槛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中通过“生恨明灯宛娈”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羞涩,灯光的照耀、红颜的羞赧,象征着爱的炽热和心中的柔情。
同时,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添华发”暗示着岁月在悄然改变着彼此,爱情的密切与疏远、欢聚与离别,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诗的最后两句“拼得青衫化泪,总不换天涯轻别”尤为触动人心,表达了即使泪水涟涟,也无法改变彼此之间的距离和别离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既有对爱情的珍惜,也有对失去的惋惜,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傍花莲漏摘:描绘了在花和莲花旁边轻轻摘取的场景,展现一种悠闲的氛围。
- 疏窗曲槛:通过自然的窗户和栏杆,营造了一个温柔的环境。
- 生恨明灯宛娈:光影照耀下,女子的美丽被衬托得更加动人,表现了恋人之间的深情。
- 银屏影底:影子交错,暗示了彼此的距离与隔阂。
- 自从系定红丝:感情的牢固和相遇的珍贵。
- 恁密见疏逢:反映了由亲密转为疏远的心痛。
- 似此多情,翻悔那回相识:对初见的怀念与悔意,感情的复杂。
- 拼得青衫化泪:即使流泪,也无法改变现实,表达了无奈和绝望。
- 团扇底,私语怕教人说:在私密空间中的悄悄话,反映了爱情的秘密和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衫化泪”比喻伤心流泪的情景。
- 对仗:如“傍花莲漏摘,疏窗曲槛”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灯光、影子等赋予情感和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美好与短暂展开,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情感的惋惜,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爱情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爱情,生机勃勃。
- 莲:清雅、高洁的象征,常与爱情相联系。
- 灯:象征光明与希望,同时也暗含孤独与思念。
- 团扇:象征私密与柔情,暗示爱情的秘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衫”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衣服
- B. 一种情感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饮品
-
诗中“生恨明灯宛娈”中的“宛娈”指的是什么?
- A. 形状
- B. 美丽
- C. 光线
- D. 颜色
-
诗中提到的“团扇底”象征着什么?
- A. 私密
- B. 公共
- C. 友情
- D. 悲伤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将李慈铭的《玉漏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情感,但是李慈铭更多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张若虚则在描绘自然中融入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