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兰州》

时间: 2025-01-11 09:55:31

前度别皋兰,驱车今又还。

两行出塞柳,一带赴城山。

壮士事戎马,封侯入汉关。

十年独何似,转徙愧兵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兰州 谭嗣同 〔清代〕

前度别皋兰,驱车今又还。 两行出塞柳,一带赴城山。 壮士事戎马,封侯入汉关。 十年独何似,转徙愧兵间。

白话文翻译:

上次离开皋兰,如今驱车再次返回。 路旁两行柳树伸向边塞,一条山脉通向城市。 壮士投身军旅,立功封侯进入汉关。 十年间独自经历了什么,辗转流离在军旅之中感到惭愧。

注释:

  • 皋兰:指兰州,古称皋兰。
  • 出塞柳:指边塞地区的柳树,常用来象征边疆。
  • 一带赴城山:指一条山脉通向城市。
  • 戎马:指军旅生涯。
  • 封侯:指因战功而被封为侯爵。
  • 汉关:指汉朝的边关,这里泛指边关。
  • 转徙:指辗转流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后因戊戌政变被捕,英勇就义。谭嗣同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谭嗣同在离开兰州再次返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军旅生涯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上次离开和今次返回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军旅生涯的深刻体验和内心感受。诗中“两行出塞柳,一带赴城山”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寓意着边疆的艰辛和壮阔。“壮士事戎马,封侯入汉关”表达了诗人对军功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最后两句“十年独何似,转徙愧兵间”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十年军旅生涯的反思和惭愧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度别皋兰,驱车今又还”:诗人回忆上次离开兰州的情景,如今再次返回,形成时间上的对比。
  • “两行出塞柳,一带赴城山”:通过边塞柳树和通向城市的山脉,描绘了边疆的景象,寓意着边疆的艰辛和壮阔。
  • “壮士事戎马,封侯入汉关”:表达了诗人对军功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十年独何似,转徙愧兵间”:诗人反思自己十年的军旅生涯,感到惭愧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上次离开和今次返回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象征:边塞柳树和通向城市的山脉象征着边疆的艰辛和壮阔。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军旅生涯的深刻体验和内心感受,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军功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十年军旅生涯的反思和惭愧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出塞柳:象征边疆的艰辛和壮阔。
  • 赴城山:象征通向城市的道路,寓意着归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前度别皋兰”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北京 B. 兰州 C. 西安
  2. “两行出塞柳”中的“出塞柳”象征什么? A. 边疆的艰辛 B. 城市的繁华 C. 旅途的愉快
  3. 诗中“壮士事戎马”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军旅生涯的厌倦 B. 对军功的向往 C. 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关切和对军旅生涯的思考。
  • 杜甫《兵车行》: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谭嗣同《别兰州》:都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关切和对军旅生涯的思考,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谭嗣同诗选》:收录了谭嗣同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边塞诗作,可以进行比较和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