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谐 成都新绿,寄怀张永州》
时间: 2025-01-26 03:0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暗少城东,看夕阴昏处,新绿初显。惆怅独归路,送天边春眼。湘水泛舟何时,早燕子分明樯上见。算别后便佳期误了,垂杨如线。七载西山看暮云,料旧梦无迹,郡斋苔暖。游屐更迢遥,独啼鹃相唤。有些残剩山川,对暮色付教天管。客里放春归,讶道楚江潮满。
白话文翻译:
云层低沉,遮住了城东的景色,夕阳映照下,显得阴沉,新绿的芽叶刚刚露出。惆怅的我独自走在归路上,目送春天的眼光远去。湘水上何时能再泛舟,早晨的燕子在船桅上清晰可见。算起来,自从分别后,佳期已然错过,垂杨像细线一般。七年来我在西山看晚云,想必旧梦早已无处可寻,郡斋的苔藓仍然温暖。游屐的脚步更加遥远,独自一人啼叫的杜鹃在召唤我。眼前的一些山川依然残存,却只能在这暮色中任天意摆布。在异乡看春天归去,惊叹楚江的潮水已然涨满。
注释:
- 云暗:指云层密布,天气阴沉。
- 少城:少城是地名,指的是成都。
- 新绿:指春天新生的绿叶。
- 惆怅:忧伤、惆怅的情绪。
- 湘水:指湘江,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佳期:美好的相聚时光。
- 垂杨如线:描写垂柳柔细的枝条,形如细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闿运(1682-1759),字仲明,号所庐,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观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闿运在成都的日子,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成都的春天成为他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八音谐 成都新绿,寄怀张永州》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充满人情味和哲理的作品。王闿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惆怅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开篇“云暗少城东”,即将读者引入一个阴沉的春日,仿佛春天的美好被云层遮蔽,增添了诗的惆怅感。接着“新绿初显”则明亮了这一阴郁的场景,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复苏。
诗中提到的“湘水泛舟”,不仅是对水乡的向往,也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算别后便佳期误了”更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相聚的无常,使人感到人生的悲切。七载的时间流逝,诗人感叹往昔的旧梦已然无迹,生活的琐碎与时间的无情交织,形成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令人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暗少城东:描绘了阴云密布的天气,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 看夕阴昏处,新绿初显:在阴沉的夕阳下,新绿的芽叶开始显现,象征着希望。
- 惆怅独归路,送天边春眼:独自归家的路上充满了惆怅,目送着春天的离去。
- 湘水泛舟何时,早燕子分明樯上见:对过去泛舟湘水的怀念,早燕子的出现则是一种温暖的回忆。
- 算别后便佳期误了,垂杨如线:表达了对分别的遗憾,柳枝如线般细腻,增添了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垂杨如线”,用柳枝比喻细腻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独啼鹃相唤”,给杜鹃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灵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春天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忧愁与迷惘。
- 新绿:代表着希望与生命。
- 湘水:故乡的象征,表达思乡之情。
- 垂杨:象征柔美的事物,亦可代表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惆怅”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兴奋
答案:B -
诗人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答案:B -
诗中“佳期误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遗憾
C.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局的忧虑。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的结合。
诗词对比:
王闿运与李白的诗风各有不同。王闿运的诗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刻画,而李白则更为奔放豪放。两者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表现出的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对王闿运及其作品的分析。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