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时间: 2025-01-26 02:21: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榴光啮骨,花气焚肌。红月葬,似当时。人间车下梦,年少白征衣。烟华事,封一匣,不曾窥。青芜野水,天地寒灰。风正刈,夜如帷。家山多薄酒,遥奠请深杯。沧海上,星河下,可曾归?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伤感与怀旧的场景:绚烂的石榴花光芒刺骨,花香在肌肤上燃烧;红色的月亮仿佛在葬送那段过去的时光。梦境如同在车下流逝,年少的征衣已然难觅。那些烟火般的往事被封存在匣中,未曾得以窥见。青葱的野水与天地间的寒灰形成对比,风刈起草木,夜幕如帷帐一般笼罩。故乡有许多薄酒,遥远地请来深杯。沧海之上,星河之下,我是否还能归去?
注释:
- 啮骨:意指光辉刺骨,形容光芒强烈。
- 花气焚肌:花香浓烈,似乎能灼烧肌肤,表现出花的美丽与危险。
- 红月葬:红月指夜空中的红色月亮,象征着过去的事物被埋葬。
- 白征衣:白色的征战服,象征着青春和理想。
- 烟华:烟火般的繁华,形容过去的美好时光。
- 薄酒:指清淡的酒,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淡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添雪斋,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多以抒情、怀古为主,风格清新而又充满哲思。
创作背景:
《三奠子》创作于现代,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时值社会变迁,诗人通过古典形式表达对过往美好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三奠子》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关于时间与记忆的画面。诗中通过“红月葬”与“青芜野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红色的月亮暗示着激情与遗憾,而青葱的野水则象征着宁静与冷漠,反映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青春的追忆,也有对理想的追索。尤其是在“家山多薄酒,遥奠请深杯”一句中,诗人以酒祭奠青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的结尾“可曾归?”则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榴光啮骨,花气焚肌:用石榴花的光芒与香气引入,表现出一种美好而又刺痛的感觉。
- 红月葬,似当时:红月象征着逝去的时间,与“当时”形成对照,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 人间车下梦,年少白征衣:梦境与青春的结合,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烟华事,封一匣,不曾窥:往事如烟,封存在心中,未能真正面对。
- 青芜野水,天地寒灰: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形成一种冷清的氛围。
- 风正刈,夜如帷: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家山多薄酒,遥奠请深杯:对故乡的思念,与酒的低吟相结合,表现出淡淡的忧伤。
- 沧海上,星河下,可曾归?:结尾的提问,表现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月比作葬礼,暗示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青芜野水,天地寒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榴花:象征青春与美好,也暗示着短暂与痛苦。
- 红月:代表失去与怀念,深刻的情感投射。
- 青芜:象征自然与宁静,反映内心的冷漠。
- 薄酒: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美好?
- A. 青芜
- B. 石榴花
- C. 红月
- D. 烟华
-
“可曾归?”这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
- C. 迷茫
- D. 愤怒
-
“风正刈,夜如帷”中“帷”指的是什么?
- A. 帷帐
- B. 风
- C. 酒
- D. 梦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直接而简洁。
- 《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个人的情感挣扎。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人传记》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