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遣兴
作者: 李吕 〔宋代〕
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
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只爱吾庐。
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
白话文翻译:
每位丈夫都有自己的志向,有的人出走,有的人留守,人生的路途各不相同。
主父必须依靠五鼎的美食,而陶渊明却只热爱自己的小屋。
隐居的生活就像大同的蛙井,而那些巧妙的进入者则是贪婪的盗贼。
但我虽经历了蹉跎岁月,却从未忘记学习,愿意将身世的得失进行比较。
注释:
字词注释:
- 丈夫:指有志向、有作为的男子。
- 立志:确立志向或目标。
- 主父:指汉代的主父偃,因其为人而名。
- 五鼎:美味的象征,源于古代五鼎的美食传说。
- 渊明:指陶渊明,隐居山林,崇尚自然的诗人。
- 佚居:隐居安静的生活。
- 蹉跎:指虚度光阴。
典故解析:
- 主父:主父偃是汉代著名的美食家,诗中提及他用美食来比喻追求物质享受。
- 陶渊明: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隐士诗人,代表隐逸文化,诗中提到他只喜爱自己的小屋,强调对物质的无所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风格清新,常以隐逸和自我追求为主题,作品多关注个人的志向和内心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士人追求自我价值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志向的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遣兴》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李吕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篇提到“丈夫各自有立志”,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选择,接着通过历史人物主父和陶渊明的对比,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同取向。主父依赖于富贵,而陶渊明却以内心的宁静自得其乐,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佚居自大同蛙井”一句,映射了对庸俗生活的批判,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推崇。最后,诗人自我反思,尽管经历了人生的蹉跎,但仍旧传达出一种对学问与自我提升的坚持,显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种对比与反思,使诗歌在平静中透出深刻的哲理,表现了人生态度上的坚持与追求,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丈夫各自有立志:每位丈夫都有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 或出或处非一途:有的人选择出走,另一些人则选择留守,人生的道路各不相同。
- 主父直须食五鼎:主父偃需要依赖丰盛的美食来生活,象征物质享受。
- 渊明元只爱吾庐:而陶渊明只热爱自己的小屋,体现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 佚居自大同蛙井:隐居生活的平静,但大同的蛙井也寓意局限。
- 巧进贪前乃盗窬:巧妙地进入者如同贪婪的盗贼,隐喻对物质的追求。
- 顾我蹉跎未忘学:我虽然经历了许多浪费的时光,但仍未忘记学习。
- 肯将身世较盈虚:愿意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得失进行比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主父和陶渊明,展现不同的生活态度。
- 隐喻:以“蛙井”来隐喻狭隘的生活视角。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坚持学习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立志:象征个人的追求与目标。
- 五鼎:象征物质的丰盈与追求。
- 吾庐:象征宁静、自然的隐逸生活。
- 蛙井:暗喻狭隘与局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遣兴》的作者是谁?
- A) 陶渊明
- B) 李吕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主父”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主父偃
- B) 陶渊明
- C) 王羲之
-
“吾庐”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享受
- B) 内心的宁静
- C) 社会地位
答案:
- B) 李吕
- A) 主父偃
- B) 内心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遣兴》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探讨隐逸生活,前者更强调个人志向与内心的反思,后者则直接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二者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李吕与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