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捣练子•送春
作者:彭孙遹 〔清代〕
啼乌歇,小庭空。
几阵廉纤几阵风。
独倚危阑闲极目,
子城一带绿阴中。
白话文翻译
小庭院里安静得只听见乌鸦的叫声停了,四周显得空荡荡的。几阵轻柔的春风吹过,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悠闲地向远处眺望,看到城外一片绿荫掩映的景象。
注释
- 啼乌:指叫声的乌鸦,代表春天的到来或离去的象征。
- 廉纤:指轻柔的风。
- 危阑:高高的栏杆,表达一种孤独和闲适的状态。
- 子城:指作者所处的城池,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方,也象征着家乡或故地。
- 绿阴:指生长茂盛的树木所形成的阴影,象征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孙遹,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捣练子•送春》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生活的闲适与思考。
诗歌鉴赏
《捣练子•送春》以其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开篇通过“啼乌歇”引入,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乌鸦的叫声与小庭的空旷形成对比,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接着“几阵廉纤几阵风”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温柔,细腻的感受如同春日里轻柔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在“独倚危阑闲极目”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姿态,独自一人倚靠在高栏杆上,目视远方,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子城一带绿阴中”以景衬情,描绘了远处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的风格特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啼乌歇,小庭空”:乌鸦的叫声停了,小庭院显得空荡无物,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几阵廉纤几阵风”:轻柔的春风不断吹过,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独倚危阑闲极目”:诗人独自倚靠在高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子城一带绿阴中”:远处的城池被绿树环绕,展示出春天的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廉纤”,以形象化的手法表达春天的温柔。
- 拟人:乌鸦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象征着春天的离去。
- 对仗:诗中“啼乌歇”与“小庭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对生活的闲适与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小庭:象征着个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安宁。
- 乌鸦: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此处则用来引入宁静的氛围。
- 绿阴:象征生命的繁茂与希望,预示着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啼乌歇”所表现的意境是什么?
- A. 热闹
- B. 安静
- C. 喧嚣
-
“几阵廉纤几阵风”中的“廉纤”指的是什么?
- A. 严寒
- B. 轻柔
- C. 强劲
-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 A. 描绘景象
- B. 叙述故事
- C. 直接抒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彭孙遹的《捣练子•送春》更加注重细腻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通过更为沉重的历史背景反映社会现实,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