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藟》
时间: 2025-01-22 23:01: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绵延不绝的葛藤,生长在河岸边。远方的兄弟,却称别人是我的父亲。称别人是父亲,却没有人来关心我。绵延不绝的葛藤,生长在河边。远方的兄弟,却称别人是我的母亲。称别人是母亲,却没有我拥有。绵延不绝的葛藤,生长在河里。远方的兄弟,却称别人是我的兄弟。称别人是兄弟,却没有我听闻。
注释:
- 葛藟:葛藤的植物,象征着亲情、联系与依赖。
- 浒、涘、漘:均指水边的意思,表达了自然环境对人际关系的衬托。
- 终远兄弟:指远方的兄弟,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失落。
- 谓:称呼、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藟》是先秦时期的一首无名诗,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情感。由于作者不详,无法详细介绍其生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先秦时期,社会结构尚未稳固,家庭关系和兄弟情谊在诗中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和对孤独感的哀伤。
诗歌鉴赏:
《葛藟》通过反复吟咏“绵绵葛藟”来表现一种深远而又缠绵的情感,同时也隐含了对亲情的深切思念。诗中的葛藟不仅是植物的象征,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象征。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出对兄弟、父母等亲情的追念与渴求。每段中的“终远兄弟”表达了与亲人之间的距离感,尽管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但却因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而感到彼此陌生。
诗的叠句结构加强了孤独感,重复的“谓他人父”、“谓他人母”等表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即使在称呼上,彼此间的情感依旧无法得到回应,诗人在此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隔阂。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古代诗歌中常见,但《葛藟》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意象,构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葛藟的生长象征着情感的缠绵,河岸的意象营造了孤独与思念的氛围。
-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同时却感觉到彼此的疏离。
-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即便称呼了他人为父,但对方并不关心我,表现出一种被忽视的孤独感。
-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再次强调葛藟的缠绵,河边的意象加强了情感的依附。
-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同样的结构,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无奈。
-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强调无论称呼谁为母,自己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怀。
-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继续利用自然景象,深化情感的表达。
-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对兄弟的称呼,依旧是疏离的感受。
-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即使称呼别人为兄弟,自己也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葛藟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缠绵。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反复:重复“绵绵葛藟”和“终远兄弟”构建出孤独感和思念的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人际关系的对比,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在关系中的孤独与疏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葛藟:象征着亲情的联系与依赖。
- 河:象征着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 兄弟、父、母:代表着家庭中的不同角色,体现了对亲情的向往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绵绵葛藟”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人际关系
- C. 孤独感
- D. 时间流逝
-
诗中反复使用“终远兄弟”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亲密
- B. 疏离
- C. 愤怒
- D. 喜悦
-
诗的主要意象是:
- A. 花
- B. 葛藟
- C. 山
- D. 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通过思念表达孤独与对亲情的渴望,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际关系的变迁,表现出离别的哀伤。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先秦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