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时间: 2025-01-26 03:24:22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白话文翻译:

女子说鸡叫了,男子说天还未亮。
你起来看夜空,明亮的星星闪烁。
将要飞翔,捕捉野鸭和大雁。
你说的这些话,我都十分赞同。
应该提议饮酒,与您共度余生。
琴瑟和鸣,大家都感到安宁美好。
知道你要来,我赠送给你佩饰。
知道你顺应我心意,我则用佩饰询问。
知道你对我有好感,我用佩饰报答你。

注释:

  • 鸡鸣:指早晨鸡叫,象征清晨的到来。
  • 昧旦:天尚未大亮,表示时光还早。
  • 明星:指明亮的星星,象征夜空中的美丽景象。
  • :捕猎,通常指用网捕鸟。
  • 宜言饮酒:提议喝酒,表示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女曰鸡鸣》是《诗经》中的一首,作者为佚名,属于《国风·郑风》部分。该诗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展现了男女情感的细腻与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先秦时期,正值周朝封建社会,男女关系较为单纯,生活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情感的表达。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诗歌鉴赏:

《女曰鸡鸣》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通过对早晨鸡鸣的描写,引入了一段关于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中的女子首先提到鸡鸣,表明了清晨的到来,而男子则回应称天尚未完全亮起,展现了二人之间的亲密互动。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利用“明星有烂”抒发了夜空的美丽,象征着希望与期待。男女双方的关系通过“弋凫与雁”进一步深化,这里的“弋”字不仅表现了捕猎的行为,更暗示了对生活的追求与共同的目标。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一句,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展现了愿意与对方携手共度余生的情感。而“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则是对和谐美满生活的向往,琴瑟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和谐与默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表现了古代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古人对情感的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女子提到鸡鸣,男子则说天还未亮,反映了二人之间的互动与温柔的早晨氛围。

  2.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男子被女子的言语所吸引,起身观察夜空,星星的闪烁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3.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表达出一种自由与追求的心情,捕捉野生动物的行为暗含对未来的憧憬。

  4.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表示对对方言语的赞同,强调情感中的共鸣与理解。

  5.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直接表达了希望与对方共同生活的愿望,饮酒象征着亲密关系的深化。

  6.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代表着和谐美满的生活,琴瑟的和鸣象征着夫妻之间的默契与幸福。

  7.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赠送佩饰以表心意,显示出对彼此的重视与珍视。

  8.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用佩饰询问,展现出对彼此感情的细腻与关怀。

  9.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用佩饰回馈对方的感情,强调在爱情中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回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如鸡鸣、明星)表达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男女情感的细腻与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清晨与新的开始。
  • 明星:代表希望与美好。
  • 琴瑟:象征和谐美满的夫妻关系。
  • 佩饰:象征情感的表达与承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女子说了什么?
    A. 鸡鸣
    B. 星星
    C. 风吹

  2. 男子回应了什么?
    A. 天亮了
    B. 天还未亮
    C. 该出发了

  3.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笛子
    B. 琴瑟
    C. 二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关关雎鸠》:展现爱情的纯真与美好。
  • 《桃夭》:描写年轻爱情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对比:

  • 《女曰鸡鸣》与《关关雎鸠》均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前者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更侧重于爱情的理想化表达。

参考资料:

  • 《诗经》相关研究书籍
  • 先秦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