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宿齐云下憩逆旅夜大雪因复登眺》
时间: 2025-01-11 05:51: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投山店醉眠休,
早起茫茫揽敝裘。
更向松间寻旧侣,
要于雪后倚高楼。
几重碧殿深相映,
万里瑶台俨若游。
归路欲迷何处觅,
野梅花落绕溪流。
白话文翻译:
夜晚在山间的旅店醉酒而眠,
清晨醒来时,外面白茫茫一片,披上破旧的裘皮。
我继续在松树间寻找旧日的朋友,
希望在大雪过后可以倚靠高楼。
几重碧色的殿宇相互映衬,
万里之外的瑶台宛如游乐场。
归路若迷,不知从何处寻找,
野梅花瓣飘落,散落在溪流旁。
注释:
- 夜投:夜晚投宿,指晚上在旅店住宿。
- 茫茫:形容视野开阔或景象浩瀚,此处指雪景的广阔。
- 敝裘:破旧的皮衣,表明诗人身处困境。
- 松间:松树之间,象征着自然与友谊。
- 碧殿:青碧色的殿宇,形容建筑的色彩。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境地。
- 归路欲迷:归家的路途似乎迷惘,不知该往何处去。
- 野梅花:指野外的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香,反衬出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 瑶台:常用于描绘理想中的美好环境,源于古代神话传说。
- 松间寻旧侣:松树常被视为长寿和友谊的象征,诗人此处表达对旧友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徐渭晚年,他身处困境,生活中充满了孤独与失落。大雪覆盖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是他内心孤寂的映射。此时的他在回忆旧友和过往的同时,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归属的渺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夜投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故土的思念。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醉酒后清晨醒来的情景,白色的雪景与破旧的裘皮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此刻的孤寂和无奈。接下来,诗人希望在松间找到旧日的朋友,这不仅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更是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的“几重碧殿”和“万里瑶台”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境地,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则转向归家的迷惘,诗人在雪的覆盖下,归路显得更加渺茫。野梅花的凋零更是增添了孤独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了徐渭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投山店醉眠休:描写诗人夜晚在山间旅店醉酒睡觉,展现了他孤独的旅行生活。
- 早起茫茫揽敝裘:清晨醒来,外面白雪皑皑,诗人披上破旧的衣物,体现了困境与失落。
- 更向松间寻旧侣:渴望在松树之间寻找旧友,表达了对友情的向往。
- 要于雪后倚高楼:希望在雪后能依靠高楼,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几重碧殿深相映:描绘碧色的殿宇,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 万里瑶台俨若游:将理想的生活描绘成仙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归路欲迷何处觅:对于归家的路感到迷茫,反映出内心的迷惘。
- 野梅花落绕溪流:梅花的凋零象征孤独与无奈,形成了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的生活比作瑶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拟人:雪景的描绘让自然似乎与诗人情感相呼应。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思念与对人生迷茫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雪:象征孤独与清冷,也代表着诗人心境的沉寂。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碧殿与瑶台:象征理想与美好,体现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梅花:象征坚韧和清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敝裘”指的是: A. 新衣
B. 破旧的皮衣
C. 装饰品
D. 布衣 -
诗人希望在雪后能“倚高楼”,这象征着: A. 追求理想生活
B. 渴望饮酒
C. 逃避现实
D. 回忆旧友 -
“归路欲迷何处觅”的意思是: A. 归家的路途清晰
B. 不知归路在哪里
C. 喜欢迷路
D. 找到归路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山水风光与内心情感,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平和心境。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明清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