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梨花 其四》

时间: 2025-01-11 05:16:35

壁月流空霁色扬,梨英当夕弄青阳。

摇寒隔院非关艳,映断长天别有芳。

粉靥团团新出洗,窗钱一一暗浮霜。

多情错认梅花夜,教进罗浮梦里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壁月流空霁色扬,
梨英当夕弄青阳。
摇寒隔院非关艳,
映断长天别有芳。
粉靥团团新出洗,
窗钱一一暗浮霜。
多情错认梅花夜,
教进罗浮梦里觞。

白话文翻译:

月光透过清澈的天空洒在墙上,梨花在傍晚的阳光下轻轻摇曳。隔着院子摇曳的寒影并不关心花的美丽,映照着广阔的长空,别有一番芳香。粉妆的面容刚刚洗净,窗台上的钱币在暗暗浮现的霜中闪光。情意绵绵的人误把夜里的梨花当成了梅花,醉梦中又让人举杯畅饮。

注释:

  • 壁月:墙上的月亮,指月光照在墙面上。
  • 霁色:晴空的颜色,指清明的天空。
  • 梨英:梨花的花瓣。
  • 弄青阳:在阳光下轻轻摇曳。
  • 摇寒:指在寒冷的天气中摇曳。
  • 映断长天:映照着辽阔的天空。
  • 粉靥:指面颊,通常形容面庞红润如花。
  • 窗钱:窗台上的钱币,暗指窗外景色。
  • 浮霜:浮现的霜花。
  • 多情错认梅花夜:情感丰富的人在夜里误以为是梅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以狂放不羁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梨花之美表达内心的惆怅与思索,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月下梨花》是一首充满韵味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梨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壁月流空霁色扬”引入,月光与晴空的意象交织,带给人清新明亮的视觉感受;接着以“梨英当夕弄青阳”描绘了梨花在傍晚阳光下的摇曳,生动形象,宛如一幅画卷。后半部分,诗人将情感与自然结合,展现出深层的思考与情感的交融。尤其是最后两句,多情之人误认梅花,巧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误解,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壁月流空霁色扬:描绘月光照在墙上,晴空的色彩四处散发。
    • 梨英当夕弄青阳:梨花在傍晚的阳光中轻轻摇曳,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摇寒隔院非关艳:寒气中摇曳的影子与花的艳丽并无关联,突显了生命的独立性。
    • 映断长天别有芳:月光和梨花香气映照在无尽的天空中,意象美好。
    • 粉靥团团新出洗:面容如花般娇嫩,暗示着青春的美丽。
    • 窗钱一一暗浮霜:窗台上暗影浮现的霜,使人联想到寒冷的夜晚。
    • 多情错认梅花夜:情深意重的人在夜晚误把梨花当作梅花,表现了感情的错位。
    • 教进罗浮梦里觞:在梦中举杯畅饮,暗示了对美好回忆的追寻和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梨花与梅花相提并论,传达情感的错位。
    • 拟人:梨花的摇曳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摇寒隔院非关艳,映断长天别有芳”形成了和谐美。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梨花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深深的惆怅。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清澈与宁静,代表了诗人的思索与内心的安宁。
  • 梨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 :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梅花:常与坚韧、高洁相联系,误认梅花则展现了情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壁月流空霁色扬”中的“壁月”指的是什么?

    • A. 墙上的月光
    • B. 墙壁
    • C. 月亮的形状
    • D. 太阳光
  2. 诗中何种意象被用来描绘美丽的面容?

    • A. 梅花
    • B. 梨花
    • C. 粉靥
    • D. 月光
  3. 诗中提到的“罗浮”是指:

    • A. 一座山
    • B. 一种酒
    • C. 一个人
    • D. 一种花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徐渭的《月下梨花》相比,前者侧重于描绘春雨的滋润与生机,而后者则通过梨花的摇曳展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两者在意象上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充满希望,后者则更显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