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人
作者: 徐渭 〔明代〕
不去奔波办过年,
终朝酩酊步颠连。
几声街爆轰难醒,
那怕人来索酒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繁忙事务的无奈与逃避。他不愿参与春节的忙碌,而是整日醉酒,踉跄而行。尽管街上烟花爆竹声轰鸣,却无法将他从醉梦中唤醒,即使有人来索要酒钱,他也毫不在意。
注释:
- 奔波:忙碌、奔走。
- 酩酊:形容醉酒的状态,神志不清。
- 步颠连: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晃晃。
- 街爆:指街头的爆竹声。
- 索酒钱:向他索要喝酒的钱。
典故解析:
虽然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新年”和“街爆”反映了传统春节的习俗和氛围,表现了人们在新年期间常常忙碌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晚号醉吟老人,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深邃的情感,尤其是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春节期间。诗人可能因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的影响,选择逃避繁琐的节日事务,沉浸于酒中,反映了对社会风俗的无奈和反感。
诗歌鉴赏:
《醉人》是一首表现个体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醉酒的状态表达出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逃避和无奈。诗的开头便点明了主题,诗人不愿参与到繁忙的年节准备中,显示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抵触与反叛。接着,他用“终朝酩酊”描绘了自己醉酒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我放纵的表述,也是对社会压力的抗拒。在“几声街爆轰难醒”中,诗人巧妙地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沉醉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那怕人来索酒钱”则反映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漠然,表明他在醉酒状态下对一切的无所谓态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饮酒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个体存在和社会压力的深思,展现了徐渭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反叛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去奔波办过年: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春节准备工作的拒绝,显示出不愿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
- 终朝酩酊步颠连:描述了醉酒后的状态,步伐不稳,反映出对现实的逃避。
- 几声街爆轰难醒:外界的喧闹声虽然响亮,但对醉者毫无影响,强调了醉酒带来的麻木感。
- 那怕人来索酒钱:表现出诗人的无所谓态度,显示出他对金钱与世俗的轻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形容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暗示内心的苦闷。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自我内心状态的反思,透过醉酒这一意象,诗人揭示了对社会压力的不满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酒:象征对现实的逃避和自我放纵。
- 街爆:象征节日的喧嚣与热闹,反映出外界的压力。
- 酒钱:象征物质世界,诗人对其的漠视体现了对世俗的反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醉人》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徐渭
C. 杜甫 -
诗中“终朝酩酊”是形容什么状态?
A. 清醒
B. 醉酒
C. 忙碌 -
“那怕人来索酒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重视金钱
B. 无所谓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徐渭的《醉人》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饮酒的描写,但徐渭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现实的逃避和无奈,而李白则表达了豪放的饮酒态度和对人生的积极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的个性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群像》
- 《徐渭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徐渭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