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钱塘写怀》

时间: 2025-01-22 01:23:24

高堂违色养,薄宦滞功名。

几载归闽梦,今朝到越程。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

此际倚闾望,应思中路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堂违色养,薄宦滞功名。
几载归闽梦,今朝到越程。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
此际倚闾望,应思中路征。

白话文翻译:

我在高堂之上,因家里的色养而不得志,做了薄薄的官职,无法实现功名。
几年来我一直梦想着归乡,今天终于到达了越地的旅途。
山环绕着我,晴天让我感到喜悦,狂涛怒吼的夜晚让我感到惊慌。
此时此刻我倚靠在门前眺望,想必会思念起那一路上征途的艰辛。

注释:

  • 高堂:指高大的堂屋,象征家中的尊严和地位。
  • 违色:指与家人之间的感情不和,或是不得志的意思。
  • 薄宦:指官职微薄,社会地位较低。
  • 闽梦:指对故乡福建的思念和向往。
  • 越程:指前往越地的旅程。
  • 倚闾:靠在门口,表示等待或观望的姿态。

典故解析:

“几载归闽梦”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故乡常常是情感的寄托。而“涛怒夜闻惊”则是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震荡与不安,传统诗歌中常用自然景象来映衬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廷选,明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士人生活与自然景象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归乡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旅途中的感受,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仕途与家庭关系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舟次钱塘写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开篇提到“高堂违色养”,表明诗人在仕途上受挫,心中对家庭的愧疚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薄宦滞功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社会地位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经过几年的漂泊,诗人终于到达了越地,内心感慨万千,既有对故乡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晴天的山环绕让人感到愉悦,而狂涛的怒吼则让人惊慌,这样的对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内心波动。最后一句“此际倚闾望,应思中路征”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等待与对过往旅程的回忆,折射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惋惜,情感深邃而真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堂违色养:在高堂之上,因家中的事情而感到愧疚。
    • 薄宦滞功名:做了微薄的官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 几载归闽梦:几年来一直梦想着能回到故乡。
    • 今朝到越程:今天终于踏上了前往越地的旅程。
    • 山环晴见喜:晴天中的山环绕在身边,使我感到愉悦。
    • 涛怒夜闻惊:夜晚的怒涛声让我感到惊恐。
    • 此际倚闾望:此时此刻我倚靠在门前眺望。
    • 应思中路征:想必会思念起在路途上的艰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堂”与“薄宦”、以及“山环”与“涛怒”形成对比,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比喻:山与涛象征着诗人的内心状态,借用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个人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寻,展现了人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孤独。

意象分析:

  • 高堂:象征家族的荣耀与责任。
  • :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稳定,是诗人内心向往的归属。
  • :象征生活中的波折与风险,承载着诗人的紧张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何感到“违色”?

    • A. 生活富裕
    • B. 家庭关系不和
    • C. 对未来有信心
    • D. 仕途顺利
  2. 诗中提到的“薄宦”指的是什么?

    • A. 官职微薄
    • B. 事业成功
    • C. 家庭富裕
    • D. 朋友众多
  3.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安静与平和
    • B. 喜悦与惊恐
    • C. 兴奋与放松
    • D. 忧伤与孤独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直接和深情;而林廷选的作品则通过旅途的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渴望与人生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林廷选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