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寄栖一》

时间: 2025-01-11 11:47:21

一别一公后,相思时一吁。

眼中疮校未,般若偈持无。

卷句冰团大,炉烟枥橛粗。

劝君君记取,不用更他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别一公后,相思时一吁。
眼中疮校未,般若偈持无。
卷句冰团大,炉烟枥橛粗。
劝君君记取,不用更他图。

白话文翻译:

自从与你分别后,我时常发出叹息。
眼中的伤痛仍未愈合,只有无尽的佛教经文陪伴。
卷起的诗句如冰团般厚重,炉边的烟雾却显得粗糙。
劝你一定要记住,不必再图他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别一公后:指与某人分别后。
  • 相思:思念之情。
  • 时一吁:时常叹息。
  • 眼中疮校未:眼中的伤痛尚未愈合。
  • 般若偈:佛教经典《般若经》的偈语。
  • 卷句冰团大:形容诗句厚重,如冰块般凝重。
  • 炉烟枥橛粗:形容炉火燃烧时的烟雾粗糙,暗喻生活的艰辛。
  • 劝君君记取:劝告对方要牢记。

典故解析:

  • 般若:源于佛教,意指智慧。此处指代诗人内心的哲思与信仰。
  • 相思: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公元830年-912年),字惟士,号香山,唐代诗人、僧人,曾任禅宗住持。其作品以咏怀、抒情见长,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秋寄栖一》创作于诗人与友人或爱人分别之后,表达了对彼此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涉及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后思念的情感。开头的“一别一公后,相思时一吁”,直接点明了离情别绪,令人感同身受。紧接着提到“眼中疮校未”,不仅揭示了内心的伤痛,也展现了对过往的留恋。诗人接着引用“般若偈”,表明即使在悲伤中,内心仍有信仰的寄托,体现了其深厚的宗教情怀。

“卷句冰团大,炉烟枥橛粗”则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厚重的冰团象征着沉重的思念,而粗糙的炉烟则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艰辛。结尾处以劝告的方式,提醒对方要珍惜彼此的情感,不必再寻求其他的寄托,彰显了真挚的友情或爱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对仗的手法,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浓烈,展示了贯休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别一公后:诗人感慨与友人或爱人分别后的孤独感。
  • 相思时一吁:时常因为思念而叹息,情感真切。
  • 眼中疮校未:心中的伤痛未愈,代表着内心的苦楚。
  • 般若偈持无:即使在痛苦中,仍有信仰的依托。
  • 卷句冰团大:诗句的凝重与厚重,象征思念的深重。
  • 炉烟枥橛粗: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形成对比。
  • 劝君君记取:以劝告形式结束,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卷句冰团大”比喻思念的沉重。
  • 对仗:如“相思时一吁”与“劝君君记取”形成呼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题,探讨了离别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友情或爱情的珍视及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团:象征思念的沉重与凝固的情感。
  • 炉烟:象征生活的艰辛与琐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般若偈”主要指什么? A. 诗句
    B. 佛教经典
    C. 离别的情感
    D. 友人的名字

  2. “眼中疮校未”是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痛苦
    C. 忍耐
    D. 寂寞

  3. 诗中提到的“劝君君记取”是在劝告什么? A. 珍惜彼此的情感
    B. 忘记过去
    C. 寻找新的朋友
    D. 追求财富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对比贯休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均表现了思念之情,但贯休更为内敛,李白则豪放洒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风格与艺术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贯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