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穷达渠非命,机关不到心。新诗聊自遣,高兴若为禁。
白话文翻译:
无论是贫穷还是显达,都不是命运所能决定的,那些复杂的算计不会影响到我的心境。我写新诗只是为了自我排遣,这种快乐怎么能被抑制呢?
注释:
- 穷达:贫穷与显达,指人生的不同境遇。
- 渠非命:不是命运所能决定的。渠,代词,相当于“它”。
- 机关:指心计、算计。
- 不到心:不会影响到心境。
- 聊自遣:只是为了自我排遣。
- 高兴:指写诗带来的快乐。
- 若为禁:怎么能被抑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约1137—1189),字幼舆,号省斋,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世事的看法,风格清新自然,不拘泥于形式。这首《遣兴四首》是他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廖行之晚年所作,当时他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起伏,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看法,认为无论是贫穷还是显达,都不是命运所能决定的,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首句“穷达渠非命”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命运的看法,认为人生的贫穷与显达并不是命运所能决定的,这种观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次句“机关不到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到他的心境。后两句“新诗聊自遣,高兴若为禁”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认为写诗是一种自我排遣的方式,带来的快乐是无法被抑制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穷达渠非命”:诗人认为人生的贫穷与显达并不是命运所能决定的,表达了对命运的独立思考。
- “机关不到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到诗人的心境,体现了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 “新诗聊自遣”:诗人写诗是为了自我排遣,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 “高兴若为禁”:写诗带来的快乐是无法被抑制的,强调了诗歌创作给诗人带来的愉悦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穷达渠非命”中的“渠非命”比喻人生的境遇不是命运所能决定的。
- 拟人:“机关不到心”中的“机关”拟人化,指心计、算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人认为无论是贫穷还是显达,都不是命运所能决定的,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通过写诗,诗人找到了一种自我排遣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这种快乐是无法被抑制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达:人生的不同境遇。
- 机关:心计、算计。
- 新诗:诗人创作的诗歌。
- 高兴:写诗带来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穷达渠非命”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什么看法? A. 命运决定一切 B. 命运无法决定一切 C. 命运可以改变 D. 命运不可预测
-
“机关不到心”中的“机关”指的是什么? A. 机械装置 B. 心计、算计 C. 机关单位 D. 机关术
-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 A. 为了名利 B. 为了自我排遣 C. 为了教育他人 D. 为了记录历史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相比,廖行之的这首诗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命运的看法,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比,廖行之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快乐,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理解廖行之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