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偶成四首》

时间: 2025-02-04 15:26:33

残花自开落,迟日半晴阴。

翡翠山容暗,蒲萄江涨深。

绿杨浑作絮,黄鸟欲成瘖。

春事今如许,谁能首酒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春偶成四首 残花自开落,迟日半晴阴。 翡翠山容暗,蒲萄江涨深。 绿杨浑作絮,黄鸟欲成瘖。 春事今如许,谁能首酒斟。

白话文翻译:

暮春时节,残存的花朵自开自落,太阳升起得晚,天气半晴半阴。 山峦如翡翠般暗淡,江水像蒲萄一样涨得深沉。 绿杨树的枝条像棉絮一样飘散,黄鸟似乎快要沉默无声。 春天的景象如今已如此,谁能带头举杯畅饮。

注释:

  • 残花:指暮春时节即将凋谢的花朵。
  • 迟日:指太阳升起得晚,暗示时间已晚春。
  • 翡翠山容暗:形容山色暗淡,如翡翠般深沉。
  • 蒲萄江涨深:比喻江水涨得深沉,如蒲萄酒般浓郁。
  • 绿杨浑作絮:绿杨树的枝条像棉絮一样飘散。
  • 黄鸟欲成瘖:黄鸟即将沉默无声,瘖指哑,无声。
  • 春事:指春天的景象和活动。
  • 首酒斟:带头举杯饮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字仲美,号鹤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五言诗。这首诗是他在暮春时节的感怀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残花、山色、江水、绿杨、黄鸟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残花自开落”一句,既描绘了暮春时节花朵的自然凋谢,也隐喻了美好时光的易逝。“翡翠山容暗,蒲萄江涨深”则通过对山色和江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绿杨浑作絮,黄鸟欲成瘖”进一步通过对绿杨和黄鸟的描绘,加深了这种哀愁的氛围。最后两句“春事今如许,谁能首酒斟”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时光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五言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残花自开落:描绘暮春时节花朵的自然凋谢,隐喻美好时光的易逝。
  2. 迟日半晴阴:形容太阳升起得晚,天气半晴半阴,暗示时间已晚春。
  3. 翡翠山容暗:形容山色暗淡,如翡翠般深沉,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
  4. 蒲萄江涨深:比喻江水涨得深沉,如蒲萄酒般浓郁,加深了忧郁的氛围。
  5. 绿杨浑作絮:绿杨树的枝条像棉絮一样飘散,进一步加深了哀愁的氛围。
  6. 黄鸟欲成瘖:黄鸟即将沉默无声,瘖指哑,无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7. 春事今如许:指春天的景象和活动如今已如此,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8. 谁能首酒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时光的期待和憧憬,希望能有人带头举杯畅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翡翠山容暗”和“蒲萄江涨深”,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色和江水的深沉。
  • 拟人:如“黄鸟欲成瘖”,通过拟人手法,赋予黄鸟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 对仗:如“残花自开落,迟日半晴阴”和“绿杨浑作絮,黄鸟欲成瘖”,通过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时光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五言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花:指暮春时节即将凋谢的花朵,隐喻美好时光的易逝。
  • 翡翠山容暗:形容山色暗淡,如翡翠般深沉,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
  • 蒲萄江涨深:比喻江水涨得深沉,如蒲萄酒般浓郁,加深了忧郁的氛围。
  • 绿杨浑作絮:绿杨树的枝条像棉絮一样飘散,进一步加深了哀愁的氛围。
  • 黄鸟欲成瘖:黄鸟即将沉默无声,瘖指哑,无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花自开落”一句隐喻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好时光的易逝 C. 花朵的自然凋谢 D. 天气的变化

  2. “翡翠山容暗”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黄鸟欲成瘖”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春天的留恋

答案:

  1. B. 美好时光的易逝
  2. A. 比喻
  3. B. 对春天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王维《鸟鸣涧》:通过对山涧中鸟鸣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廖行之《暮春偶成四首》:两首诗都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廖行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廖行之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