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1-26 01:58: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藐孤仙子空凡艳,寒梅那堪同调。
国色无尘,天香濯露,璀璨银灯环照。
琼姿丽晓。想明月前身,净因修到。
独立娟娟,满城朱紫总堪笑。
唐宫芳事记取,爱根培净土,种借瑶岛。
亭接沉香,衣裁素锦,曲谱霓裳新教。
春寒退了。有出浴真妃,雪肤争皎。
带笑看来,玉颜相对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仙子,她的美丽超凡脱俗,然而与寒梅相比却显得无比渺小。国色天香的梅花在露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璀璨。仙子的姿态如同晨曦的美丽,仿佛是明月转世,因修行而得。她独立于世,周围那些华丽的景象都显得可笑。唐代宫廷的美好往事被铭记,爱根扎根于净土,仿佛在瑶岛上种下希望。亭子中散发着沉香,衣服裁制得如同素锦,乐曲谱写出新的霓裳舞曲。春寒已退,犹如出浴的真妃,雪白的肌肤分外光洁。她带着微笑,与之对视的玉颜显得格外美好。
注释:
- 藐:渺小,微不足道。
- 孤仙子:指的是独自的仙女,形象超凡脱俗。
- 寒梅:指冬季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清雅。
- 国色天香:形容梅花的美丽和芬芳。
- 琼姿:美丽的姿态。
- 净因修到:形容修行得来的纯净。
- 朱紫:指美丽的红色和紫色,象征繁华。
- 唐宫芳事:唐代宫廷的美好往事。
- 瑶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美好境地。
- 霓裳:形容美丽的衣服,源自古代舞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端木埰,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美,风格清丽脱俗。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仙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的赞美。作者通过寒梅和仙子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美的层次。寒梅的坚韧与仙子的超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对美的多元理解。诗中多次提到的“净因修到”,强调了修行与内心的纯净,暗示了真正的美来自内心的修为,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华丽。
此外,诗中“春寒退了”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暗示着人们在经历困难后重获新生的希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情融为一体,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藐孤仙子空凡艳:仙子虽美,但在寒梅的映衬下显得微不足道。
- 寒梅那堪同调:寒梅的美丽与仙子的美形成对比,寒梅更显珍贵。
- 国色无尘,天香濯露:梅花的芬芳和纯净的形象。
- 琼姿丽晓:晨光下的仙子姿态如玉般美丽。
- 想明月前身,净因修到:暗示仙子是经过修炼而来的纯美存在。
- 独立娟娟,满城朱紫总堪笑:独立的美丽让周围的繁华显得可笑。
- 唐宫芳事记取:提到唐代的美好回忆,表达对古代美好事物的怀念。
- 亭接沉香,衣裁素锦,曲谱霓裳新教:描绘亭子、衣服与音乐的和谐美。
- 春寒退了。有出浴真妃,雪肤争皎:春天的到来,象征生命的复苏。
- 带笑看来,玉颜相对好:描绘了美好相遇的场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子比作寒梅,强调其美的珍贵。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使其更为工整。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美的统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寒梅: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高洁的品格。
- 仙子:象征超凡脱俗的美,向往理想的境界。
- 春寒: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朱紫:象征繁华与美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 A. 坚韧与清雅
- B. 华丽与繁荣
- C. 悲伤与失落
-
“净因修到”指的是什么?
- A. 外在的美丽
- B. 内在的修养
- C. 物质的富裕
-
诗中提到的“春寒退了”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结束
- B. 生命的复苏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端木埰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融入了更多个人情感的表达。两首诗在美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