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时间: 2025-01-26 01:13:44

古树两三株,人家四散居。

草檐经雨烂,沙路过潮虚。

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

相呼命邻叟,农隙课儿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树两三株,人家四散居。
草檐经雨烂,沙路过潮虚。
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
相呼命邻叟,农隙课儿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村的宁静景象:几株古老的树木旁边,农家散落在四周。屋顶的草檐在雨水的侵蚀下变得破烂,沙土的小路在潮水的冲刷下显得空荡。渔夫捕完鱼后把渔网挂在篱笆上,农夫耕作归来后把锄头挂在墙壁上。邻居之间互相呼唤,趁着农闲的时光教孩子们读书。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树:指年代久远的树木,象征着历经沧桑的村庄。
  • 草檐:指用草编成的屋檐,反映了村庄的简单与朴素。
  • 经雨烂:经过雨水的侵蚀,表示屋檐的破损。
  • 沙路:指用沙土铺成的小路,环境的自然状态。
  • 渔罢:捕完鱼。
  • 邻叟:邻居的老人,体现了乡村的和睦与邻里关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描绘的田园生活与古代诗人向往田园的情怀相呼应,如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文珦,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安宁的江村,创作风格多以田园诗为主,侧重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乡村的自然风貌与农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江村》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恬静、和谐的乡村图景。诗中“古树两三株”的描写,不仅勾勒出村庄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人家四散居”则体现了农村的分散与宁静,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接下来的“草檐经雨烂,沙路过潮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展现了一种朴素的乡村生活状态。

“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两句,展现了渔民与农民的日常,表达了劳动的美好和生活的充实感。最后一句“相呼命邻叟,农隙课儿书”则描绘了邻里间的亲密关系,农闲时光的教育意义,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乡村情感,细腻地展示了江村的自然美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树两三株:开篇就以古树引入,营造出一种古朴的氛围。
  2. 人家四散居:描写村民居住分散,反映乡村生活的宁静。
  3. 草檐经雨烂:细致入微的描绘,传达出环境的恶劣与生活的艰辛。
  4. 沙路过潮虚:沙土小路在潮水影响下显得空旷,增强了孤寂感。
  5. 渔罢篱悬网:突出渔夫的劳动与生活习惯。
  6. 耕归壁挂锄:展现农民归家的日常,强调耕作的重要性。
  7. 相呼命邻叟:表现乡村人际关系的和谐,体现了邻里间的温暖。
  8. 农隙课儿书:借用农闲时光来教育子女,传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意象:使用“古树”、“草檐”、“渔网”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充实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树:象征历史与宁静。
  • 草檐:代表乡村的朴素与自然。
  • 渔网:象征生计与劳动。
  • 锄头:代表农耕与辛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树”有几株? a) 一株
    b) 两三株
    c) 四五株

  2. “草檐经雨烂”中的“烂”指的是什么?
    a) 破损
    b) 新鲜
    c) 美丽

答案

  1. b) 两三株
  2. a) 破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释文珦的《江村》均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自然之美,但陶渊明更强调个人的隐逸与哲理,而释文珦则注重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陶渊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