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九 寄张翔南》
时间: 2025-01-26 01:43: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 其九 寄张翔南
六朝千古台城路,伤心几番兴废。
形胜空存,繁华暗老,举目江山还异。
风尘万里。奈迁客驱驰,去程迢递。
故旧相望,雁边消息缈难寄。
春风凤皇台上,转蓬回首处,应叹身世。
江总情深,陈琳檄倦,投老竟成归计。
斜阳某水。且净洗缁衣,任休行李。
只怕东山,兴来还又起。
白话文翻译
六朝时期的台城古路,经历了多少次兴亡,让人感到心痛。美好的景色只剩下空壳,繁华的景象已然衰老,举目四望,江山早已不同。风尘漫漫,迁客四处奔波,行程遥远。在故乡的朋友之间,像大雁一样的消息,难以互寄。春风拂过凤皇台,回头看去,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江总的情深意重,陈琳的檄文已倦,最后只能归隐于故乡。斜阳映照在某条水上,且洗净衣服,任凭行李随意放置。只怕东山再起,兴致又会重新燃起。
注释
- 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六朝时期(220-589年),包括吴、东吴、东晋、南朝等,因其文化繁荣而被称为六朝。
- 台城:指古代的城郭,强调历史的沧桑与变化。
- 兴废:指兴盛和衰败。
- 形胜:指地理形势和景色的美好。
- 迁客:指身处异地的旅人。
- 凤皇台:古代的名胜,意指春风和美好的时光的象征。
- 江总、陈琳:均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分别以诗、文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亨贞(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仲明,号涵岑,世称“邵文”。他以其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齐天乐 其九 寄张翔南》是邵亨贞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诗中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之下,士人对历史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表现了一种无奈与自我安慰的情感。
诗歌鉴赏
邵亨贞的《齐天乐 其九 寄张翔南》在情感的表达上,浸透了浓厚的历史感与人生哲理。诗的开头,通过对六朝台城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奈。诗人用“伤心几番兴废”揭示了历史的无情,感慨人事的沧桑。随着“形胜空存,繁华暗老”的抒情,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与繁华的易逝,唤起读者对历史的反思。
接下来的“风尘万里”则表现了诗人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漂泊,迁客的身份让他感受到了归属感的缺失。雁边的消息“缈难寄”更是增添了思乡之情的苦涩。春风拂过凤皇台,诗人转身回首,仿佛在与往日的辉煌告别,叹息着自己的身世与命运。
最后,诗人以“江总情深,陈琳檄倦”,引入历史人物来增强情感的厚度,抒发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不安。这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展现了人对历史、对生活的深刻思索和无奈,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朝千古台城路:提到历史悠久的台城,暗示时光的流逝。
- 伤心几番兴废:感叹历史的兴衰变化令人心痛。
- 形胜空存,繁华暗老:景色虽美,但繁华已不再。
- 举目江山还异:四周的江山已然不同,感叹变化之大。
- 风尘万里:形容旅途的艰辛与遥远。
- 奈迁客驱驰,去程迢递:迁徙的旅人,行走远道,感到无奈。
- 故旧相望,雁边消息缈难寄:与旧友之间的消息难以传递,显得更加思念。
- 春风凤皇台上,转蓬回首处,应叹身世:春风中,回首往昔,感叹人生的无常。
- 江总情深,陈琳檄倦,投老竟成归计:引用历史人物,表达对归隐的渴望。
- 斜阳某水:斜阳映照水面,意象温暖却又带有淡淡的忧伤。
- 且净洗缁衣,任休行李:放下负担,洗净衣物,准备安静的生活。
- 只怕东山,兴来还又起:担心东山再起,兴致再次燃起,暗示对未来的无常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如“春风凤皇台”,春风象征着美好时光,凤皇台则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 拟人:对“江山”的描绘赋予其情感,使得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中既有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展现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台城: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积淀。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也蕴含着人生的转瞬即逝。
- 斜阳:象征着傍晚的宁静和人生的晚期,带有淡淡的忧伤。
- 江山: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与人事的变化,反映个人命运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六朝时期
D. 明代 -
“风尘万里”中的“风尘”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现象
B. 旅途的艰辛
C. 历史变迁
D. 人生哲理 -
诗中提到的“凤皇台”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归隐
C. 美好时光
D. 友谊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邵亨贞的《齐天乐 其九》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但邵亨贞更侧重于个人的无奈与思乡,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责任感。两者在情感的深度与主题的广度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