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花朝为花介眉限寿字》
时间: 2025-01-10 23:00: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花朝为花介眉限寿字
作者: 赵芬 〔清代〕
暂辍拈针手。喜今朝百花生日,牵笺称寿。
姹紫嫣红春富贵,尽付东皇消受。
正处处寻芳携酒。蝶粉蜂黄浑未褪,
恰娠梅嫁杏佳时候。金钱会,休孤负。
纱窗乍启香初透。最多情娇憨儿女,
花幡争绣。不许风欺兼雨虐,
暗乞天公护佑。怕一霎绿肥红瘦。
更爇心香重默祷,愿年年岁岁人如旧。
舒化日,共长久。
白话文翻译
暂时放下手中的针线,今天是百花的生日,我特意写下祝寿的词。
各种花色争奇斗艳,春天的富贵全都交给东皇(指春天的神灵)享受。
正是四处寻芳携酒的时候,蝴蝶的粉色、蜜蜂的黄色都未曾褪色,
正是梅花嫁给杏花的好时节。金钱的聚会,千万不要辜负。
轻轻打开纱窗,香气初透。最情深意重的,还是那些娇憨的儿女,
花幡(花的旗帜)也在争相绣织。不允许风雨的欺凌,
暗暗祈求上天的保佑。担心一瞬间绿肥红瘦(花落叶衰)。
更要焚香默默祈愿,愿年年岁岁的人依然如旧。
希望这温暖的日子,能够长久。
注释
- 拈针手:指手中拿着针线,表示正在缝纫。
- 百花生日:指花朝,农历二月初二,象征春天的来临。
- 东皇:指春天的神灵,象征春天的富饶与生机。
- 姹紫嫣红:形容花色的繁多与鲜艳。
- 金钱会:指花会,花的聚会,庆祝花的盛开。
- 舒化日:指温暖舒适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芬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著称。她的诗作多以女性的视角描绘生活和自然,常常充满了对春天、爱情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金缕曲》创作于花朝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祝福,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生活的美好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金缕曲》以花朝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即以“暂辍拈针手”引入,表现了诗人因花朝而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转而沉浸在节日的欢庆中。这种情感的转变,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礼赞。
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姹紫嫣红春富贵”,描绘了花朵的繁盛与色彩的丰富,展示了春天的美丽画卷。同时,诗人在刻画花朵的娇艳之余,也表达了对人情温暖的渴望:“最多情娇憨儿女”,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诗的结尾,诗人以“愿年年岁岁人如旧”作为祝愿,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暂辍拈针手:表示诗人因花朝的到来,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
- 喜今朝百花生日,牵笺称寿:在花朝这一天,诗人欢喜地为花儿祝寿。
- 姹紫嫣红春富贵:各种颜色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富贵与生机。
- 尽付东皇消受:这些富贵的花朵都是春天的神灵所享受的。
- 正处处寻芳携酒:正是四处寻找花朵、携带美酒的好时光。
- 蝶粉蜂黄浑未褪:蝴蝶和蜜蜂的色彩都还未褪色,象征着春天的活力。
- 恰娠梅嫁杏佳时候:恰好是梅花与杏花相映成趣的美好时刻。
- 金钱会,休孤负:在花会中,不要辜负美好的时光。
- 纱窗乍启香初透:轻轻打开纱窗,花香开始透出。
- 最多情娇憨儿女:最有情意的,还是那些天真可爱的儿女。
- 花幡争绣:花的旗帜争相绣织,象征着花的盛开与庆祝。
- 不许风欺兼雨虐:不允许风雨的欺凌,展现了防护的愿望。
- 暗乞天公护佑:暗中祈求上天的保佑。
- 怕一霎绿肥红瘦:担心花朵在瞬间凋零。
- 更爇心香重默祷:更加焚香默默祈愿。
- 愿年年岁岁人如旧:希望每年每岁的人依然如旧。
- 舒化日,共长久:希望这温暖的日子能够长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姹紫嫣红”比喻花朵的美丽。
- 拟人:如“蝶粉蜂黄浑未褪”,赋予生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绿肥红瘦”对比,展现了生与死的对立。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珍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以及对人情温暖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富饶。
- 酒:象征欢庆与生活的乐趣。
- 蝴蝶、蜜蜂: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繁荣。
- 儿女:象征家庭的温暖与人情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花生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花朝
- C. 中秋
答案:B
-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忧伤
答案:B
-
“不许风欺兼雨虐”中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渴望旅行
- B. 渴望保护花朵
- C. 渴望财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赵芬则更多展现了节日的欢庆与人情的温暖。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节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