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3:58:24

纸帐低笼香乍透。

占得春光,却恨开还后。

但祝年年花似旧。

不辞人与花同瘦。

金屋安排随处有。

放尽南枝,羞伴东风柳。

梦到小桥香满袖。

暗香自下亲携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纸帐低笼香乍透。占得春光,却恨开还后。但祝年年花似旧。不辞人与花同瘦。金屋安排随处有。放尽南枝,羞伴东风柳。梦到小桥香满袖。暗香自下亲携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香气透过薄帷幕轻轻飘散,尽管占有了春光,却也忍不住惋惜花开之后的凋谢。只希望每年花的样子依旧如故,不愿与花一同消瘦。金屋之中,春意处处可见;南枝的花朵都绽放了,却羞于与东风的柳树为伴。梦中来到小桥边,香气满袖,暗香自下而来,亲手携带着。

注释:

  • 纸帐:纸制的帐篷或帷幕,形容环境的幽静。
  • 香乍透:香气刚刚透出,形容春天的气息。
  • 恨开还后:对开花后凋谢感到惋惜。
  • 金屋:指富贵的居所,象征着美好生活。
  • 羞伴东风柳:形容花开得如此美丽,不愿与柳树共同显现,表现出花的矜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熊湘,清代诗人,生于盛世,长于乱世,政治环境动荡不安,影响了其诗歌创作的情感基调和主题。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细腻而含蓄。

创作背景:

《蝶恋花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借春花的生长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花朵的感伤。开篇“纸帐低笼香乍透”以柔和的意象引出春日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轻松而亲切的氛围。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表达了对花开花落的无奈与惋惜,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

“占得春光,却恨开还后”这一句中,诗人将春天的短暂与花开后的凋谢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接着,诗人以“金屋安排随处有”来表现生活的富足,而“羞伴东风柳”则流露出花的骄傲与矜持,反映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梦到小桥香满袖,暗香自下亲携手”则将意境推向高潮,描绘了梦境中美好的场景,暗香的柔美和温暖在诗人的心中荡漾。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细腻,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纸帐低笼香乍透:纸帐低垂,香气刚刚透出,营造出幽静的春日氛围。
  2. 占得春光,却恨开还后:占有了春天的光景,但又对花开后的凋谢感到惋惜。
  3. 但祝年年花似旧:希望每年花的样子依旧如故,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4. 不辞人与花同瘦:不愿与花一起消瘦,传达出一种对花的深情。
  5. 金屋安排随处有:富贵的居所到处充满春意。
  6. 放尽南枝,羞伴东风柳:南枝的花朵绽放,却羞于与东风的柳树为伴,展现出花的矜持。
  7. 梦到小桥香满袖:梦中来到小桥边,香气满袖,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
  8. 暗香自下亲携手:暗香轻柔地自下而来,与人携手相伴,表现出温暖与亲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人类情感相连,表现出花的生命力与人情的脆弱。
  • 拟人:花“羞伴”的描述赋予了花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春光”、“花似旧”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花朵,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既有惆怅,又有温暖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气息。
  • :代表着美好与短暂,寓意人生的无常。
  • :象征着柔美与无奈,展现出春日的情景。
  • 小桥:暗示着通往美好愿望的道路,体现出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纸帐低笼香乍透”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 A. 春天的花开
    • B. 夏日的炎热
    • C. 秋天的落叶
  2. “不辞人与花同瘦”一句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花的无所谓
    • B. 对花的珍惜和悲伤
    • C. 对人的失望
  3. 诗中“金屋安排随处有”意指什么?

    • A. 生活贫困
    • B. 生活富裕而充满春意
    • C. 生活安逸无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体现出女性的柔美与细腻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