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题青山草庐词稿》
时间: 2025-02-04 15:34: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题青山草庐词稿
作者: 王韶生
铁板铜琵歌曲子。曲曲新声,删尽凄凉意。
飘泊东南羁旅际。灵襟更写湖光翠。
海上看羊寻远计。剩水残山,总是伤心地。
谁把唾壶今击碎。仰天长啸云飞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诗人以“铁板铜琵”的音乐作为开头,表达了新曲调所带来的欢愉,抹去过去的凄凉。诗人漂泊在东南的旅途中,心中涌动着对湖光山色的描绘。海上远眺,似乎在寻找远方的目标,但只剩下的水和山依然是伤感的地方。最后,诗人不禁仰天长啸,任云彩随风飞扬。
注释:
- 铁板铜琵:指一种乐器,“铁板”是用铁制成的打击乐器,“铜琵”是铜制的乐器,暗示音色的坚硬和清脆。
- 羁旅:指漂泊的旅途,表现出诗人心灵的孤寂。
- 灵襟:形容诗人的心境,清新而广阔。
- 剩水残山:指仅存的水与山,暗指失落与遗憾。
- 唾壶:古代用来吐痰的器具,意象突显粗犷与不羁。
典故解析:
- 长啸:在古诗词中,长啸常用以表达诗人的豪情壮志或不屈的精神。此处象征着诗人为自由与理想呐喊。
- 云飞起:云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飘逸与自由,表现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更高理想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韶生,近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学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蝶恋花·题青山草庐词稿》创作于王韶生漂泊生涯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开头的“铁板铜琵”不仅是一种乐器,更象征着生活的坚韧与美好。接下来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湖光翠色的热爱,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然而,随着“剩水残山”的出现,诗意转向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读者,虽然自然美丽,但人生的旅途却难免遭遇孤独与失落。最后,诗人的“仰天长啸”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表达出他渴望挣脱束缚,追寻理想的坚定决心。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涩的思索,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情感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板铜琵歌曲子:引入乐器,暗示音乐的欢愉。
- 曲曲新声,删尽凄凉意:新曲调的音乐冲淡了过往的悲伤。
- 飘泊东南羁旅际:描绘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 灵襟更写湖光翠:内心的清新与自然的美好相结合。
- 海上看羊寻远计:在海上寻找未来的希望与目标。
- 剩水残山,总是伤心地:虽有美景,内心却充满了伤感。
- 谁把唾壶今击碎:象征着不羁的精神与对世俗的反叛。
- 仰天长啸云飞起:表达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乐器比喻音乐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旅途的思索以及对自由理想的渴望,情感基调复杂,既有欢乐也有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板铜琵:象征音乐与生活的坚韧。
- 湖光翠:自然美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希望。
- 剩水残山:人生中的失落与遗憾。
- 云飞起:自由与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铁板铜琵”指代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
诗中“飘泊东南”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欢乐
B. 孤独
C. 忧伤 -
“仰天长啸”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安静
B. 追求自由
C. 追忆往昔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韶生《蝶恋花》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但王韶生更强调孤独与追求,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柔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代诗词选》
- 《王韶生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