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澹归禅师》

时间: 2025-01-27 03:25:07

悟后今相见,禅宗即佛宗。

高秋深夜月,古寺万层峰。

法说人天听,经翻花雨重。

丹霞遥一望,时有白云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澹归禅师
唐元楫

悟后今相见,
禅宗即佛宗。
高秋深夜月,
古寺万层峰。
法说人天听,
经翻花雨重。
丹霞遥一望,
时有白云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领悟了一些道理后,重新与澹归禅师相见的感慨。禅宗与佛教的本质是相通的。在高秋的深夜,明月高悬,古老寺庙下山峰重重叠叠。禅理的讲解让人们静心倾听,经典的教诲如同花雨般洒落,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远望丹霞山,时而有白云轻轻覆盖,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觉。

注释:

  • 悟后:指领悟了真理之后。
  • 禅宗即佛宗:禅宗是佛教的一种流派,强调直接体验和内心的觉悟。
  • 高秋深夜月:描绘了高秋季节深夜明月的景象,意境清幽。
  • 古寺万层峰:古老的寺庙与层层叠叠的山峰,象征着宁静与深邃。
  • 法说人天听:法是佛教教义,听是指人们倾听和接受。
  • 经翻花雨重:佛教经典的教导如同花雨般纷纷落下,寓意滋养心灵。
  • 丹霞遥一望:遥望丹霞山,象征远方的美好与神秘。
  • 时有白云封:时而被白云遮挡,寓意变化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元楫,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澹归禅师相见后,感悟禅理而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禅宗的推崇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禅宗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开头“悟后今相见”便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与澹归禅师相见后的深刻感受,显示出作者对禅理的理解与尊重。接着,诗中描绘了高秋的明月与古寺的美景,展现了深夜的宁静与清冷,这种自然景象与内心的禅意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氛围。

在“法说人天听,经翻花雨重”中,作者用“花雨”这一生动的比喻,将佛教的智慧与教义形象化,生动地传达了禅宗思想对人心的滋养。最后一句“时有白云封”,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象的变化,也隐含着人生的无常与禅理的深邃,提醒人们在追求智慧的同时,也要接受生活中的变化。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禅宗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富有哲理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悟后今相见:强调通过领悟而获得的再相见,暗示了内心的变化。
    • 禅宗即佛宗:强调禅宗与佛教的内在联系。
    • 高秋深夜月:描绘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 古寺万层峰:形成对比,古寺的静谧与山峰的雄伟。
    • 法说人天听:将佛教教义与人们的感受联系起来。
    • 经翻花雨重:形象地比喻经典教义的影响。
    • 丹霞遥一望:展示了心灵向往的美好景象。
    • 时有白云封:引入变化的元素,增添了诗的深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经翻花雨重”,生动形象。
    • 对仗:如“高秋深夜月,古寺万层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禅理的思考与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智慧与清明。
  • 古寺:代表宁静与传统文化。
  • 层峰:象征着人生的高峰与挑战。
  • 花雨:象征着教义的滋润与影响。
  • 丹霞:寓意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 白云:象征变化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唐元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禅宗即佛宗”,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两者毫无关系
    • B. 两者内在联系
    • C. 禅宗比佛教更重要
    • D. 佛教不值得学习
  3. 诗中“法说人天听”主要指什么?

    • A. 法律与人之间的关系
    • B. 佛教教义与人们的倾听
    • C. 天与地的对话
    • D. 人们的日常生活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感。
  • 王维《山中问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禅宗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与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