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

时间: 2025-02-04 15:46:55

雨雹碎晴峰,珠玑泻石壁。

势增九军勇,气压百夫特。

先生我辈人,一见愿自适。

壮哉三瀑泉,表表尘外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雹碎晴峰,珠玑泻石壁。
势增九军勇,气压百夫特。
先生我辈人,一见愿自适。
壮哉三瀑泉,表表尘外物。

白话文翻译

雨水和冰雹在晴朗的山峰上击打,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岩石的壁面。
滔滔的水势增加了九军的勇气,气势压倒了百夫的特技。
我们这些读书人,一见到这样的景象就愿意自由自在地享受。
壮丽的三瀑泉,超脱了尘世的万物。

注释

  • 雨雹:指雨水和冰雹,象征自然的力量。
  • 珠玑:形容水流如珠子般洒落,形象生动。
  • 九军:古代军队的称谓,意指勇敢。
  • 百夫特:古代勇士,特指那些技艺高强的人。
  • 先生:古代对士人的尊称,这里指作者和朋友们。
  • 自适:自得其乐,随心所欲。
  • 壮哉:表达赞美的语气,感叹壮观。
  • 表表尘外物:超越了世俗的物质,指代高洁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宗道,号静斋,宋代诗人,崇尚自然,追求清新脱俗的风格。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之道游历三瀑泉时,受到壮丽自然景观的启发。与友人汤洞卿共游,诗中浓厚的自然意象和豪放的情感流露出对友人的敬慕与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三瀑泉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雨雹与水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仿佛让读者置身于那种激荡的气氛中。诗人用“珠玑泻石壁”传达了水流的轻盈与灵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接着“势增九军勇,气压百夫特”则将自然景观的人性化,赋予其勇气与力量,彰显出自然的强大。

“先生我辈人,一见愿自适”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象的向往,显示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对世俗的超脱。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壮哉三瀑泉,表表尘外物”中达到了高潮,诗人对三瀑泉的赞美不仅是对其形态的肯定,更是在表达一种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也反映出诗人高洁的志趣与审美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雹碎晴峰:雨水与冰雹在山峰上击打,形象生动,展现出自然的力量。
  2. 珠玑泻石壁:将水流比作珍珠,形象细腻,表现了水的清澈与优美。
  3. 势增九军勇:水势的汹涌增强了士兵的勇气,象征着自然的力量激励人心。
  4. 气压百夫特:气势压倒百夫,强调自然的威严。
  5. 先生我辈人:指代自己和同伴,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6. 一见愿自适:看到这样的景象,便想要随心所欲,享受生活。
  7. 壮哉三瀑泉:赞美三瀑泉的壮观,表达诗人的欣赏。
  8. 表表尘外物:超越尘世的事物,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珠玑”,形象生动。
  • 夸张:用“九军勇”和“百夫特”来强调自然的气势。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人生态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雹:象征自然的变化和力量。
  • 珠玑:象征美与珍贵,寓意自然的灵动。
  • 三瀑泉:象征壮丽与超脱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珠玑泻石壁”中的“珠玑”指的是什么?

    • A. 珍珠
    • B. 水流
    • C. 宝石
    • D. 花瓣
  2. 诗人对三瀑泉的态度是?

    • A. 鄙视
    • B. 赞美
    • C. 忽视
    • D. 恐惧
  3. “势增九军勇”中的“九军”是指什么?

    • A. 九个士兵
    • B. 强大的军队
    • C. 九个英雄
    • D. 九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滕王阁序》 by 王勃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都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但王之道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高洁的志趣,而李白则更强调壮丽景观带来的感慨与豪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之道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