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照眼酴醾正及时,鞓红相映似相知。天公应也怜芳意,一霎轻风宿雾披。
白话文翻译:
眼前的酴醾花正好盛开,鲜艳的红色映衬着彼此,仿佛彼此相知。天公也应该怜惜这美好的花意,一阵轻风吹来,拨开了宿留的雾气。
注释:
- 酴醾(tú mái):一种花,通常指酴醾树的花,花色鲜艳,香气浓郁。
- 鞓红(tán hóng):形容花朵鲜红色,形象生动。
- 天公:指天上的神明,常用来代指自然。
- 芳意:指花的芳香和美意。
- 轻风宿雾披:指轻风拂动,将积聚的雾气拨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是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描绘田园风光与人生哲理。王之道在诗歌中追求一种平和的美,注重情感的表达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是一首表现春意盎然的诗作,创作于春天的晚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酴醾花”为引子,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头的“照眼酴醾正及时”展示了鲜艳的花朵盛开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诗人通过“鞓红相映似相知”的描写,赋予了花朵相互之间的亲密感,似乎它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接着,“天公应也怜芳意”的句子则引入了自然的神秘力量,天公的怜惜不仅指代了自然对花朵的呵护,也暗示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最后一句“一霎轻风宿雾披”既是对春天气息的描绘,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轻风将雾气拨开,带来了明朗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感受与思考,也让读者体会到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眼酴醾正及时:眼前的酴醾花正值盛开之时,生动的描绘出春天的美丽。
- 鞓红相映似相知:鲜红的花朵相互映衬,仿佛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传达一种亲近感。
- 天公应也怜芳意:自然的神明也应该怜惜这美好的花朵,表现对自然的感恩与欣赏。
- 一霎轻风宿雾披:轻风吹动,拨开了雾气,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亲密关系比作相知的朋友,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天公赋予情感,表现出自然的关怀。
- 对仗:诗中有平仄相对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春天的美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酴醾: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鞓红:象征爱情与亲密。
- 轻风: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宿雾:象征过去的沉闷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桃花
- B. 酴醾花
- C. 梅花
-
“天公应也怜芳意”中的“天公”指的是?
- A. 诗人
- B. 自然的神明
- C. 花朵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答案:
- B. 酴醾花
- B. 自然的神明
-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生活的开始。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注重对春天变化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