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普定寺次方伯周子建韵》

时间: 2025-01-22 15:01:54

坐阅残经久,兴亡一梦中。

方塘澄水月,曲涧响松风。

禅悟三乘妙,心虚万法空。

我来幽兴发,吟对晚霞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坐阅残经久,兴亡一梦中。
方塘澄水月,曲涧响松风。
禅悟三乘妙,心虚万法空。
我来幽兴发,吟对晚霞红。

白话文翻译:

我静静地坐在这里,长久地阅读残缺的经典,兴衰成败都只是一场梦。在方形的池塘中,清澈的水映照着明亮的月亮,曲折的山涧里传来松树摇曳的风声。我领悟了佛教的三乘妙理,内心空灵,万法皆为空无。我来到这里,幽静的兴致涌现,吟唱着晚霞的红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坐阅:静坐阅读。
  • 残经:指残缺的经典书籍。
  • 兴亡:指兴起和衰亡,这里指历史的变迁。
  • 方塘:指方形的池塘。
  • 澄水月:清澈的水面倒映着月亮。
  • 曲涧:曲折的山涧。
  • 松风:松树摇曳时发出的风声。
  • 三乘:佛教中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种修行方式。
  • 心虚:心灵空灵。
  • 万法空:所有事物皆为空无。
  • 幽兴:幽静的兴致。
  • 晚霞红:傍晚的红霞。

典故解析:

  • 三乘:源于佛教典籍,代表不同层次的修行者。
  • 兴亡一梦:引申自《庄子》中的“人生如梦”思想,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游览普定寺期间,诗人通过自然景色与佛教哲理的结合,表达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诗人在普定寺的游览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佛教哲理的领悟。首句“坐阅残经久,兴亡一梦中”开篇即以个人的感受引入,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下来的“方塘澄水月,曲涧响松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使人心灵得到洗涤。

“禅悟三乘妙,心虚万法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出作者在宁静中对佛理的领悟,强调了内心的空灵与对万象的超脱。最后一句“我来幽兴发,吟对晚霞红”则是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创作灵感的感受,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坐阅残经久:表现出作者静坐思考的状态,久读经典,感悟其中道理。
  2. 兴亡一梦中:历史的兴衰变迁如梦一般,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方塘澄水月:描绘自然景色,池塘的水清澈如镜,反映出月亮,象征宁静与美好。
  4. 曲涧响松风:山涧的曲折与松树的风声,增添了自然的灵动与生气。
  5. 禅悟三乘妙:通过静思,领悟佛教的深奥哲理。
  6. 心虚万法空:强调内心的空灵状态,超越万法的纷扰。
  7. 我来幽兴发:表达诗人来到此地后,内心的灵感与兴致被激发。
  8. 吟对晚霞红:以晚霞的美景作为创作的背景,体现出对自然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兴亡一梦中”,以梦喻人生,强调无常。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方塘澄水月,曲涧响松风”。
  • 意象:水、月、松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领悟到佛教的哲理,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态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澈、纯净的心灵。
  • :象征宁静、明亮的思想。
  • 松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优雅。
  • 晚霞: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坐阅残经久”意为: A. 坐下阅读经典
    B. 坐在古老的地方
    C. 久等经典

  2. “兴亡一梦中”中“梦”指的是: A. 真实的梦
    B. 人生的无常
    C. 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三乘”是指: A. 三种饮食
    B. 三种修行方式
    C. 三种音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乡愁。
  • 《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