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道民祁太翁》

时间: 2025-02-04 15:42:06

君家乐事偏,秀色满林泉。

石干方遒上,新条更蔚然。

连根椿并茂,仰荫桂争妍。

曾记灵椿树,春秋各八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道民祁太翁
君家乐事偏,秀色满林泉。
石干方遒上,新条更蔚然。
连根椿并茂,仰荫桂争妍。
曾记灵椿树,春秋各八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寿命与自然美景的赞美。君子们的欢乐多偏重于生活的美好,山林和泉水充满了艳丽的色彩。石头的干枝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挺拔,新的枝条更是显得生机盎然。椿树的根茎繁茂,仰望着桂树争相显示它们的美丽。曾经我记得那棵灵椿树,春秋两个季节各有八千年。

注释:

  •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 乐事:快乐的事情,指生活的美好。
  • 秀色:指美丽的景色。
  • 林泉:森林和泉水,指自然环境。
  • 方遒:形容挺拔有力。
  • 新条:指新生的枝条。
  • 连根椿:指椿树生长茂盛。
  • 仰荫桂:仰望桂树的荫影。
  • 灵椿树:传说中的神树,象征长寿。
  • 春秋各八千:春秋的象征,代表时间的久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简知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庆祝祁太翁的寿辰,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以及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以表达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君家乐事偏,秀色满林泉”,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生活状态,仿佛在描绘一个充满生气的场景。接下来的描写“石干方遒上,新条更蔚然”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表现了生命的蓬勃和希望。诗中“连根椿并茂,仰荫桂争妍”描绘了椿树与桂树的生长状态,象征着长寿与美德的追求。而最后一句“曾记灵椿树,春秋各八千”则通过灵椿树的典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珍贵。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长寿与人生哲理的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家乐事偏:君子们的快乐更多是来自生活的美好。
  2. 秀色满林泉:美丽的景色充满了树林和泉水。
  3. 石干方遒上:石头的干枝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挺拔。
  4. 新条更蔚然:新生的枝条显得生机勃勃。
  5. 连根椿并茂:椿树的根茎繁茂。
  6. 仰荫桂争妍:仰望着桂树争奇斗艳。
  7. 曾记灵椿树:曾经我记得那棵灵椿树。
  8. 春秋各八千:春秋的象征,代表时间的久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生命的状态相联系。
  • 对仗:诗句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意象:自然的描写寓意生命的长久与美好。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长寿与自然之美展开,展示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并以灵椿树的比喻传达了对长寿的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椿树:象征长寿与繁荣。
  • 桂树:象征美德和高尚。
  • 灵椿:传说中的神树,代表着长生不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椿树”象征什么? A. 美德
    B. 长寿
    C. 春天
    答案:B

  2. “君家乐事偏”中的“偏”字意为? A. 偏向
    B. 特别
    C. 旁边
    答案:B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赞美? A. 财富
    B. 自然
    C.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寿道民祁太翁》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李白更侧重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简知遇则更注重生命的长久与美好。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