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白溪渔者张子正》
时间: 2025-01-27 03:50: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白溪渔者张子正
彭印古 〔清代〕
一蓑一笠一壶春,
载入烟波醉白蘋。
溪底有天常钓月,
舟中无地可容尘。
扣舷高唱云山响,
倚棹安眠鱼鸟邻。
何事彼苍偏厚汝,
慨然相放作闲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者的悠闲生活:他只需一件蓑衣、一顶斗笠和一壶春酒,便可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畅快地享受生活。溪水底下有天空的倒影,渔船上也没有尘世的烦恼。渔者在船上高唱,歌声回荡在云山之间;倚靠在船桨上,他安然入睡,身边有鱼儿和鸟儿作伴。诗人感慨,为什么苍天偏偏厚待你,让你得以做个闲人呢?
注释:
- 蓑:一种用草编成的雨具,渔民常用来遮雨。
- 笠:斗笠,防晒防雨的帽子。
- 壶春:指春酒,饮酒的器具。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于河流、湖泊中。
- 钓月:指在水中钓鱼,似乎能钓到月亮,形象而又诗意。
- 容尘:容纳尘埃,指船上没有尘世的烦恼。
- 扣舷高唱:在船边敲击船舷并高声歌唱。
- 慨然:感慨、叹息的样子。
- 闲人: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印古,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来传达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白溪时所作,描绘了渔者的闲适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都追求隐逸生活,渔者的形象正是这种追求的代表。
诗歌鉴赏:
《赠白溪渔者张子正》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渔者的生活,展示了自然的美好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的开头用“一蓑一笠一壶春”点明了渔者的简单生活,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接着,诗人用“溪底有天常钓月”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倒映的月亮,象征着渔者在宁静的生活中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诗的后半部分,渔者在船上高唱,似乎与周围的云山融为一体,表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享受。而“倚棹安眠鱼鸟邻”则更进一步强调了渔者的悠然自得,仿佛他已经与这个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最后两句“何事彼苍偏厚汝,慨然相放作闲人”则带有一丝哲理的思考,诗人对渔者生活的羡慕和对命运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自由的生活状态,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蓑一笠一壶春:渔者的简单装备,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随性。
- 载入烟波醉白蘋:在水面上,渔者沉醉于自然的美景,显示出一种恬淡的心态。
- 溪底有天常钓月:水中月影,象征渔者生活的宁静与诗意。
- 舟中无地可容尘:渔船上没有尘世的烦恼,强调了生活的清净。
- 扣舷高唱云山响:渔者在船边敲击船舷,高唱歌声回荡,体现了其豪放的个性。
- 倚棹安眠鱼鸟邻:渔者在船上安然入睡,周围有鱼与鸟为伴,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
- 何事彼苍偏厚汝:诗人感慨上天为何偏爱这个渔者,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
- 慨然相放作闲人:对渔者无忧无虑的生活表示羡慕和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底有天”,通过比喻营造出水天一色的意境。
- 对仗:如“扣舷高唱”和“倚棹安眠”,形成对比,增强音乐感。
- 拟人:如“鱼鸟邻”,将鱼和鸟拟人化,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渔者的闲适生活,表现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传达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蓑笠:象征渔者的生活方式,体现简朴与自然。
- 春酒:代表生活的乐趣与闲适。
- 月:象征宁静、理想和美好生活。
- 云山:代表自然的壮丽,渔者的心境。
- 鱼鸟:象征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蘋”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水生植物
- C. 一种鸟
-
诗人对渔者生活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羡慕
- C. 无所谓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感慨
- C. 兴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王维更注重环境的静谧,而彭印古则强调渔者的自在。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放态度,和彭印古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