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沟
客念颇不适,晚风生夕波。
长天隔秋浦,劳者意如何。
此夜戍楼月,虚堂应共多。
徘徊怜远影,相忆一蹉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思乡之情。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带起了河面的波浪。天边的长空与秋天的水面遥遥相隔,劳动的人们此时心中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今夜的戍楼上明月高悬,空荡的大厅里想必也有很多的思绪。诗人徘徊在此,怜惜那远方的身影,心中怀念的却是时光的流逝与无奈。
注释:
- 客念:思乡的情绪,客指身处异乡的人。
- 颇:很,表示程度。
- 晚风:傍晚的风,通常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 夕波:傍晚时分河面上的波浪。
- 长天:指广阔的天空。
- 秋浦:秋天的水面,这里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
- 戍楼:军营中守卫的高楼,通常用于观察敌情。
- 虚堂:空旷的大厅。
- 蹉跎:形容时间的流逝与错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梦麟(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感受,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梦麟身处异乡时,正值晚秋,作者在相对孤独的环境中,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白沟》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沉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客念颇不适”直接点出诗人的处境,说明身处异乡的他情绪低落,而“晚风生夕波”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接下来的“长天隔秋浦”则引出对故乡的遥望,长空与秋水的隔离,暗示了他与故乡的距离,既是物理上的也是情感上的。
“劳者意如何”一句,诗人不禁想到在外辛劳的人们,他们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此夜戍楼月,虚堂应共多”通过月光的描写,表现出孤独的感受,而“徘徊怜远影”则是对思念情绪的进一步深化,远方的影子仿佛是故乡的象征,时间的蹉跎让人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感人至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念颇不适:身在外乡,心中思乡情绪很不适应。
- 晚风生夕波:傍晚的微风吹起了水面的波浪,渲染出静谧而又感伤的氛围。
- 长天隔秋浦:遥远的天空与秋水相隔,暗示了与故乡的距离。
- 劳者意如何:思考那些在外辛苦劳动的人们,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 此夜戍楼月:今夜的戍楼上,明月高悬,增添了孤独的感觉。
- 虚堂应共多:空荡的大厅里,思念的情绪应该很多。
- 徘徊怜远影:徘徊不前,怜惜那遥远的影子,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 相忆一蹉跎:怀念的情感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发显得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天隔秋浦”与“此夜戍楼月”,构成了形式上的对称。
- 拟人:通过“晚风生夕波”,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
- 比喻:将思乡情绪与夜晚的月光、微风和波浪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身在异乡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在流逝时间中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身处异乡的人,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晚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秋浦:代表着故乡的美好,渴望回归的心理。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 影:代表着对故乡的怀念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客念颇不适”中的“客”指的是: A. 朋友
B. 身处异乡的人
C. 游子
D. 外宾 -
“长天隔秋浦”中的“长天”指的是: A. 长长的河流
B. 广阔的天空
C. 漫长的时间
D. 遥远的国度 -
此诗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失落与思乡
C. 无聊
D. 愤怒
答案: 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亲情的牵挂。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的思乡情绪与《白沟》相似,但语言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