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题湖帆为龙榆生所作哀江南图》

时间: 2025-01-26 23:12:08

一片荒寒境界开。

疏林老屋傍岩隈。

最知庾信心头恨,并入倪迂卷里来。

抽赋笔,费缣材。

千秋事往只低徊。

惊烽照遍人閒世,未必江南更可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片荒寒境界开。
疏林老屋傍岩隈。
最知庾信心头恨,并入倪迂卷里来。
抽赋笔,费缣材。
千秋事往只低徊。
惊烽照遍人闲世,未必江南更可哀。

白话文翻译:

一片荒凉寒冷的境界展现在眼前,
稀疏的树林与老旧的房屋依偎在岩石的阴影下。
最能理解庾信心中那份怨恨的,
也许就是那卷倪迂的诗篇。
我提笔写诗,却费尽了缣帛。
千秋往事让我只感到徘徊不定。
惊醒的烽火映照着人世间的闲暇,
未必江南的景色更值得哀叹。

注释:

  • 荒寒境界:指孤寂、冷清的环境。
  • 疏林老屋:指稀疏的树林和年久失修的房屋,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
  • 庾信:东晋诗人,以多愁善感著称,其诗多表达对时事的感慨。
  • 倪迂:指倪涛,唐代诗人,作品中常有对人世的感慨。
  • 抽赋笔:提笔作诗。
  • 费缣材:写诗所需的纸张,意指写作耗费心力。
  • 千秋事往:指历史的事情已逝,令人感慨。
  • 惊烽:指烽火,象征战争的惊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与忧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对江南景象的感慨之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世无常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鹧鸪天 题湖帆为龙榆生所作哀江南图》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考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一片荒寒境界开",给人一种孤独、寂寥的感觉。接下来的“疏林老屋傍岩隈”,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荒凉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心灵的写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庾信和倪迂,二者都是古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慨,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江南的深切怀念与无奈。通过“抽赋笔,费缣材”的表达,诗人深感写作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历史的沉思。

最后,诗人用“惊烽照遍人闲世,未必江南更可哀”来结束,意在表达即使江南的美好景色在动荡的时代显得无力,反映了人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下社会的不安。这种矛盾的情感构成了整首诗的核心,深刻且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片荒寒境界开:描绘出一种冷清荒凉的环境,给人一种孤寂的感受。
  2. 疏林老屋傍岩隈:进一步突显景象的荒凉,形成了一个寂静的画面。
  3. 最知庾信心头恨:提到庾信,表明诗人与古人情感的共鸣,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4. 并入倪迂卷里来:提到倪迂的诗卷,暗示历史的诗篇中蕴含着对人世的感慨。
  5. 抽赋笔,费缣材:表达写作的艰辛,反映出诗人对表达内心情感的努力。
  6. 千秋事往只低徊:对历史的沉思,千秋往事让人只感到徘徊不定。
  7. 惊烽照遍人闲世:战争的影响遍及人间,暗示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困扰。
  8. 未必江南更可哀:即使江南美丽,但在动荡中也难逃哀伤。

修辞手法

  • 对比:荒凉的景象与江南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拟人:通过“惊烽”描绘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赋予抽象的概念以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江南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荒寒:象征孤独、无助的心境。
  2. 疏林老屋:代表岁月的痕迹与人世的沧桑。
  3. 庾信、倪迂:古代诗人的象征,代表着文学的传承与历史的回响。
  4.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乱,提醒人们关注现实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开头描绘了怎样的境界?

    • A. 美丽的江南
    • B. 荒寒的境界
    • C. 繁华的城市
  2. “抽赋笔,费缣材”表达了什么?

    • A. 写作的快乐
    • B. 写作的艰辛
    • C. 诗人的懒惰
  3. 诗中提到的庾信代表了什么?

    • A. 古代的战士
    • B. 诗人对历史的感怀
    • C.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汪东的《鹧鸪天》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但汪东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聚焦于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歌选》 - 包含汪东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
  2. 《古诗词鉴赏》 - 提供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