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漫兴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25:38

元老宜参帷幄筹,谁令分阃镇扬州?

庙堂决胜全无策,宰相临戎岂自由。

百战馀生终殉国,九原遗恨在同舟。

至今呜咽邗沟水,遍绕芜城哭未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陵漫兴四首 其二
作者: 沈磐 〔清代〕

元老宜参帷幄筹,
谁令分阃镇扬州?
庙堂决胜全无策,
宰相临戎岂自由。
百战馀生终殉国,
九原遗恨在同舟。
至今呜咽邗沟水,
遍绕芜城哭未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历史遗恨的感慨。诗人感慨元老应该参与国事的筹划,但为何要将兵权分散在扬州?庙堂之上没有决胜的策略,宰相在战场上又岂能自由?经历百战依然活着,最终还是要殉国于此,留下的遗恨在同舟之中。至今邗沟的水仍在呜咽,环绕着芜城,悲泣声未曾停止。

注释:

  • 元老:指有经验和地位的老者,通常是指政治上的资深人物。
  • 帷幄:指军营中的帐幕,象征军事谋划。
  • :指疆域或领土。
  • 庙堂:指朝廷或政府。
  • 宰相:指国家的最高行政首长。
  • 九原:指古代的一个地名,象征着死亡。
  • 邗沟:古代的一个水道,位于今江苏省,常用来象征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磐(生卒年不详),字子京,号阮山,清代诗人,尤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以情感真挚、意象优美而受到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作者身处动乱之中,感受到国破家亡的悲痛与无奈,因而在诗中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金陵漫兴四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沈磐通过对“元老”和“宰相”的描绘,直指当时政治的无能与混乱,暗含对士人责任感的思考。开篇提到“元老宜参帷幄筹”,表明了对有经验者应当参与国事的期待,但随即又质疑“谁令分阃镇扬州”,反映出对权力分散和无效决策的不满。

接下来的“庙堂决胜全无策,宰相临戎岂自由”,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无能表现得愈发明显,宰相即使身在战场也无法真正掌控局势,显示了政治与军事的无力感。接下来的“百战馀生终殉国”,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经历无数次战争,最终仍要为国殇而殉,深藏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至今呜咽邗沟水,遍绕芜城哭未休”,以邗沟水的悲哀作为结尾,既是对历史的追忆,又是对现实的感慨,让整首诗在悲壮中激荡出一股浓烈的乡愁和无奈的情绪。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更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沉重与宿命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老宜参帷幄筹:提出了对有经验的老者应参与国事的期待,暗示政治决策需要智慧与经验。
  2. 谁令分阃镇扬州:质疑为何将权力分散,表现出对政治分裂的不满。
  3. 庙堂决胜全无策:表达出对朝廷决策无能的失望。
  4. 宰相临戎岂自由:指出宰相身处战场也无能为力,反映出政治与军事的无效结合。
  5. 百战馀生终殉国:经历多次战争,最终仍要为国牺牲,表现出对历史的沉重感慨。
  6. 九原遗恨在同舟:表达了对同胞间命运相连的感慨,历史的遗恨在此延续。
  7. 至今呜咽邗沟水:水的哭泣象征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哀悼。
  8. 遍绕芜城哭未休:悲伤的情感弥漫在周遭,无法停止,反映出对历史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庙堂决胜”与“宰相临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结构感。
  • 拟人:将“邗沟水”给予了情感,突显悲伤的氛围。
  • 象征:邗沟水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政治无能的批判,以及对历史遗恨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老:象征智慧与责任。
  • 庙堂:象征权力中心。
  • 邗沟水:象征历史的悲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老宜参帷幄筹”中的“元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有经验的老者
    C. 军人
    D. 商人

  2. “宰相临戎岂自由”中的“宰相”指的是: A. 最高军事指挥官
    B. 国家最高行政首长
    C. 地方官员
    D. 文人

  3. 诗中“邗沟水”象征着: A. 春天的生机
    B. 历史的悲伤与无奈
    C. 未来的希望
    D. 战争的胜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动乱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展示对历史的感慨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沈磐的《金陵漫兴四首 其二》均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突出个人的无奈与失落,而沈磐则更专注于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政治的批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大全》
  • 《诗词基础知识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