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时间: 2025-01-22 02:50:16

河水发昆仑。

浩浩泉源。

余波九里润犹存。

若问是谁家胄出,显德诸孙。

今日在清门。

玉季金昆。

能时夏清与冬温。

直得銮坡褒一字,华衮休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令
作者: 姚燧

河水发昆仑。浩浩泉源。
余波九里润犹存。
若问是谁家胄出,显德诸孙。
今日在清门。
玉季金昆。
能时夏清与冬温。
直得銮坡褒一字,华衮休论。

白话文翻译:

河水从昆仑山发源,浩浩荡荡的泉水奔流而来,
余波在九里之外仍然滋润着大地。
如果问这是谁家的后代,显赫的德行出自哪位祖宗,
如今正居于清雅的门第。
玉溪和金色的昆仑,
在夏日时清凉、冬季时温暖。
真应得到皇帝的褒奖,华丽的衣衫就不必再谈论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昆仑:古代传说中的山脉,常被视为神山,象征高大和尊贵。
  • 显德:显赫的德行;指显贵的家族或后代。
  • 清门:清白的门第,通常指家世清白、高雅的家庭。
  • 玉季金昆:比喻美好的环境或人,寓意高贵与富丽。

典故解析

  • “河水发昆仑”暗指水源的高贵出身,昆仑山常是仙境的象征,意味着诗人对水的赞美。
  • “銮坡”指的是皇帝的座驾,象征着权威和荣耀,暗指对德行的认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是元代的一位重要诗人,生于元代中期,曾任官职,致力于诗歌创作。其诗风清新脱俗,常结合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尤其擅长描写水景和山川。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他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浪淘沙令》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诗词。诗人在开篇就用“河水发昆仑”引出自然景观的壮丽,接着以“浩浩泉源”形容水流的浩荡,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通过描绘水流的余波,诗人似乎在隐喻着历史的延续与家族的荣耀。

诗中“若问是谁家胄出,显德诸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出身与德行的思考,展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态度。诗人在强调家世荣耀时,实际上又隐含了对清白之门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今日在清门”,“玉季金昆”则更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诗人希望能够在清雅的环境中,享受夏日的清凉与冬日的温暖。这种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双重赞美,让整首诗充满了和谐美感。

最后一句“直得銮坡褒一字,华衮休论”,则是对德行的最高赞誉,诗人将德行视为最重的认可,不再需要华丽的外表。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流露出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德行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水发昆仑:指河流起源于高山,象征着高贵与清澈。
  • 浩浩泉源:形容水流的壮丽,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 余波九里润犹存:水流的余波在九里之外仍然滋润,象征影响的持久。
  • 若问是谁家胄出,显德诸孙:提及家族背景,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 今日在清门:如今身处于清白的门第。
  • 玉季金昆:比喻高贵美好的存在。
  • 能时夏清与冬温:描述理想的生活状态,四季如春。
  • 直得銮坡褒一字,华衮休论:强调德行的价值,外表的华丽无足轻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昆仑山比喻高贵的出身。
  • 对仗:各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水流被赋予生命,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高贵的出身与显赫的德行,表达了对清白门第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美的赞美。诗人在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仑:象征高尚、尊贵。
  • 河水:象征流动的生命和历史。
  • 清门:代表清白与高雅的家庭。
  • 玉季金昆:象征美好与富丽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仑”指的是: A. 一座普通的山
    B. 传说中的神山
    C. 一条河流
    D. 一种动物

  2. “余波九里润犹存”这句的意思是: A. 水流消失了
    B. 余波仍在滋润大地
    C. 水波很小
    D. 九里之外什么都没有

  3. 诗人提及“华衮”主要是为了: A. 表达对外表的重视
    B. 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C. 描述华丽的服饰
    D. 谈论历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姚燧的《浪淘沙令》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