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 其四》

时间: 2025-04-29 10:05:50

皇穹覆载本无私,圣主恩波讵有涯。

炎荒喜沐尧年雨,黎人重拜汉官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 其四 徐祯卿 〔明代〕 皇穹覆载本无私,圣主恩波讵有涯。 炎荒喜沐尧年雨,黎人重拜汉官仪。

白话文翻译:

皇天和大地覆盖和承载万物,原本就是无私的;圣明的君主所施予的恩泽,哪里会有边际呢? 在炎热的荒远之地,人们欣喜地沐浴着如同尧帝时代那样丰沛的雨水;当地的百姓再次恭敬地向汉朝的官员礼仪致敬。

注释:

字词注释:

  • 皇穹:指天,这里指皇天。
  • 覆载:覆盖和承载,指天地的养育之恩。
  • 圣主:指君主,这里指明朝的皇帝。
  • 恩波:比喻君主的恩泽。
  • 炎荒:指炎热的荒远之地,这里指安南(今越南)。
  • 尧年雨:比喻君主的恩泽如同尧帝时代的雨水一样丰沛。
  • 黎人:指当地的百姓。
  • 汉官仪:指汉朝的官员礼仪,这里指明朝的官员礼仪。

典故解析:

  • 尧年雨:典出《尚书·尧典》,尧帝时代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这里用来比喻明朝皇帝的恩泽广泛而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明代文学家,与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徐祯卿为送别沈使君前往安南而作,表达了对沈使君的祝福和对明朝恩泽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沈使君被派往安南(今越南)任职,徐祯卿以此诗送别,表达了对沈使君的祝福和对明朝恩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明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和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皇天无私、圣主恩波无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皇帝恩泽的深厚感受。诗中“炎荒喜沐尧年雨”一句,以尧帝时代的雨水比喻明朝皇帝的恩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恩泽的广泛和深厚。而“黎人重拜汉官仪”则进一步强调了明朝文化在边疆地区的影响和当地百姓对明朝官员的尊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明朝恩泽的赞美和对边疆地区和平稳定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皇穹覆载本无私”,通过“皇穹”和“覆载”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天地的无私养育之恩,为后文对圣主恩波的赞美做了铺垫。
  • 第二句“圣主恩波讵有涯”,用“恩波”比喻君主的恩泽,强调了恩泽的无边无际。
  • 第三句“炎荒喜沐尧年雨”,以“尧年雨”比喻君主的恩泽,形象地展现了恩泽的广泛和深厚。
  • 第四句“黎人重拜汉官仪”,通过“黎人”和“汉官仪”两个词语,强调了明朝文化在边疆地区的影响和当地百姓对明朝官员的尊敬。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手法,如“恩波”比喻君主的恩泽,“尧年雨”比喻君主的恩泽广泛而深厚。
  • 对仗:诗中“皇穹覆载本无私,圣主恩波讵有涯”和“炎荒喜沐尧年雨,黎人重拜汉官仪”两句,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明朝皇帝恩泽的赞美和对边疆地区和平稳定的期盼。通过赞美皇天的无私和圣主的恩波无涯,表达了作者对明朝恩泽的深厚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明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和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穹:指天,象征着无私和广大。
  • 恩波:比喻君主的恩泽,象征着恩惠和广泛。
  • 尧年雨:比喻君主的恩泽,象征着丰沛和广泛。
  • 黎人:指当地的百姓,象征着边疆地区的民众。
  • 汉官仪:指汉朝的官员礼仪,象征着明朝的文化和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尧年雨”比喻的是什么? A. 雨水 B. 君主的恩泽 C. 风调雨顺
  2. 诗中“黎人重拜汉官仪”表达了什么? A. 当地百姓对汉朝的尊敬 B. 当地百姓对明朝的尊敬 C. 当地百姓对官员的尊敬
  3. 诗中“圣主恩波讵有涯”中的“讵”是什么意思? A. 岂 B. 有 C. 无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祯卿的其他作品,如《江南春》、《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其他明代诗人的边塞诗,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可以对比了解明代边塞诗的特点。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对比,可以了解明代边塞诗的不同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徐祯卿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创作。
  • 《明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整体发展脉络和特点。
  • 《徐祯卿诗集校注》:对徐祯卿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和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