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时间: 2025-01-26 04:1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无渡河
作者:顾璘(明代)
愿公渡沧海,不愿公渡河。
海水有定性,河水多回波。
金堤失上策,瓠子遗悲歌。
山陵且震荡,将柰公身何。
白骨葬黄流,化为鼋与鼍。
不信妾言苦,请观龙门津。
自古断舟楫,公今徒杀身。
杀身亦不易,竟使傍人嗤。
妾言公不听,公心妾不知。
箜篌之曲令人悲。
白话文翻译:
我愿你渡过广阔的大海,而不愿你渡过这条河。
因为海水有其固定的性质,而河水则波涛起伏、变化多端。
如果金堤失去了上策,瓠子就会留下悲伤的歌声。
山陵还在震荡,难道你的生命又该如何呢?
白骨埋葬在黄河中,化为鼋(鳖)与鼍(蟾蜍)。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苦心,请去看看龙门渡口。
自古以来,断了舟楫的人,今你只是白白送命。
即使送命也不容易,最终却让旁人嗤笑。
我所说的话你不听,你的心意我也不知。
箜篌的曲调令人感到悲哀。
注释:
-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与稳定。
- 渡河:过河,意味着小心与危险。
- 金堤:指金色的堤坝,象征安全的防护。
- 瓠子:一种植物,诗中用作象征与悲伤的寄托。
- 龙门津:著名的渡口,象征通往危险的地方。
- 杀身:为保命而牺牲,表达无奈与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璘,明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关心与不安,以及对人生无常和生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公无渡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海与河的对比,传达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海水代表着广阔与稳定,而河水则象征着不定与危险,诗人以此劝诫对方小心谨慎,不要冒险渡河。尤其在历史上,河流常常是生死存亡之地,诗人用“白骨葬黄流”这样的意象,直指人世的悲哀与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愁苦而又不乏哲理,诗人不仅是在劝诫对方,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诗中反复提到的“杀身”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示了对社会环境的无奈。特别是最后一句“箜篌之曲令人悲”,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箜篌的凄美曲调似乎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无常与苦涩。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愿公渡沧海,不愿公渡河。”这句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关切,暗示渡河的危险。
- 第二句:“海水有定性,河水多回波。”通过对比,进一步阐述海的稳定性与河的波动性,隐喻人生的选择。
- 第三、四句:“金堤失上策,瓠子遗悲歌。”金堤的失策会导致悲剧,而瓠子的悲歌则是对失去的哀悼。
- 第五句:“山陵且震荡,将柰公身何。”山陵的震荡象征着不安,暗示对方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 第六句:“白骨葬黄流,化为鼋与鼍。”用白骨化为动物的意象,表达生死的无常。
- 第七、八句:“不信妾言苦,请观龙门津。”劝对方亲自观察危险的地方,现实的警示。
-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方不听劝告的无奈与心痛,结尾的悲曲引人深思。
意象分析:
- 沧海与河流:象征着人生选择的不同道路。
- 白骨与鼋鼍:生死的象征,反映了对死亡的思考。
- 金堤与瓠子:安全与悲伤的对比,强调选择的后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沧海”与“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代表两种选择
- B. 代表两种颜色
- C. 代表两种植物
-
诗人对对方的劝告主要是基于什么?
- A. 对生命的珍惜
- B. 对财富的追求
- C. 对名声的向往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悲伤
- C. 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渡汉江》:王之涣的诗作,描绘了渡江的情感与景象。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现了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怀有对人生和故乡的深切思考,情感真挚。
- 《长恨歌》(白居易):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爱情的思索,但在情感表现上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有关顾璘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古诗词鉴赏指南》:关于古诗词的鉴赏与分析技巧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