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张鞠存年兄 其二》
时间: 2025-04-28 23:00: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怀张鞠存年兄 其二
作者: 王广心 〔清代〕
城南别业近何如,白板双扉暮色虚。
秋草不知王粲井,画桥犹记伯通居。
湘帘对酒明镫夕,木榻弹棋听雨余。
不信阑干苦相忆,倚来愁绝雁行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与怀念。诗人问道:城南的别业如今如何?门前的白板双扉在暮色中显得空寂。秋草也不记得王粲所提的井,画桥依旧记得伯通当年的居所。湘帘下对着酒杯,在明亮的灯光下,夜色正好;在木榻上弹棋,听着雨声余响。不相信阑干上独自的相思,倚着栏杆,愁苦之情仿佛已绝,像那孤雁飞行疏远。
注释
- 别业:指在城外或郊区的别墅、居所。
- 白板双扉:指门的样式,白板表明简朴。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著有《登楼赋》,其中提到的井象征着文化的渊源。
- 伯通:即王粲的友人,指代其居住的地方。
- 湘帘:指一种帘子,可能是用湘江地区的丝绸制成,意象优雅。
- 镫:指灯具,指在夜晚的照明。
- 阑干:栏杆,诗中用来象征思念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广心,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抒情、咏怀为主,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气,以及个人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是对友人生活现状的关切与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诗歌鉴赏
《寄怀张鞠存年兄 其二》是一首情感真挚的抒怀诗。诗人在描绘城南别业的同时,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通过“城南别业近何如”引入了对友人现状的关心,接着用“白板双扉暮色虚”展现了别业的清冷与孤寂,暗示了友人不在的寂寥。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诸如“秋草”、“画桥”、“湘帘”等,都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符号,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出对友人生活的追忆。尤其是“秋草不知王粲井”,既表现出时光的无情,也隐含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思。
最后两句“不信阑干苦相忆,倚来愁绝雁行疏”,则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栏杆前独自倚靠,愁苦之情如孤雁般飞离,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南别业近何如:问友人城南的别业现状,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 白板双扉暮色虚:描绘别业的清冷与空寂,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秋草不知王粲井:反映时光流逝,文化记忆的淡漠。
- 画桥犹记伯通居:怀念友人的居所,展现诗人与朋友的情谊。
- 湘帘对酒明镫夕:描绘温馨的饮酒场景,带有一种宁静的美感。
- 木榻弹棋听雨余:生活的闲适与恬淡,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 不信阑干苦相忆:表达对思念的质疑,情感的复杂性。
- 倚来愁绝雁行疏:将思念情感升华,孤独的意象令人心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草不知”和“画桥犹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孤雁比喻思念,形象生动,富有情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与生活细节,构建出情感丰富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怀旧的主题,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那种难以言表的相思之苦与对友人生活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南别业:象征着友情的寄托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秋草: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淡漠。
- 湘帘:象征着优雅与温馨的生活。
- 孤雁: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城南别业近何如”中的“别业”指什么?
A. 家庭
B. 别墅
C. 学校 -
“秋草不知王粲井”中提到的王粲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东汉
C. 宋代 -
诗中“倚来愁绝雁行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描绘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静夜思》 vs 《寄怀张鞠存年兄 其二》: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的情感,但《静夜思》更为直接,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而《寄怀张鞠存年兄 其二》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出一种更为细腻与深沉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王广心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为《寄怀张鞠存年兄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