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赠王家饮店》

时间: 2025-02-04 16:22:57

凉淘要结。

妙手轻团才如握雪。

要结凉淘。

琼药纷纷入宝槽。

挨刀细切。

碗内银筋挑玉屑。

细切挨刀。

又分随余采碧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赠王家饮店
王哲 〔元代〕

凉淘要结。妙手轻团才如握雪。要结凉淘。琼药纷纷入宝槽。
挨刀细切。碗内银筋挑玉屑。细切挨刀。又分随余采碧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制凉茶的过程,手法娴熟,宛如握住雪花般轻柔。凉茶的材料如琼浆玉液般,纷纷入入宝槽。经过细致的切割,碗中有如银筋般的茶汤挑出玉屑。再细切的过程中,又有如采摘碧桃般的余香。

注释

  • 凉淘:指凉茶,是一种消暑解渴的饮品。
  • 妙手轻团:形容制作凉茶的手法非常灵巧。
  • 琼药:指珍贵的药材或饮品。
  • 银筋:形容茶汤的色泽清澈透亮。
  • 玉屑:比喻茶汤中的细腻泡沫。
  • 碧桃:桃子的品种,象征美好、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是元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词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王哲对王家饮店的赠送之际,表达了对饮店凉茶制作技艺的赞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饮食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致的描写,将凉茶制作的过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可以闻到茶香、看到茶汤的色泽。开头两句通过对“凉淘”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茶饮文化的热爱和对制茶技艺的高度赞赏。接着,词中细腻的工艺描写,展现出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在细切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关注了凉茶的味道,也注重了其视觉效果,展现出一种诗意的美感。整首词在写作中使用了对比和细节描写的手法,使得凉茶的制作过程如同一场艺术表演,既有温度又充满了灵性,给人以深刻的享受。这不仅是一首赞美凉茶的诗,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淘要结:这是对凉茶的呼唤,表达出对这道饮品的期待。
  2. 妙手轻团才如握雪:比喻制茶的手法如同握住雪一样轻柔,体现了技艺的高超。
  3. 琼药纷纷入宝槽:形容优质的茶材纷纷投入,增添了饮品的珍贵感。
  4. 挨刀细切:细致的工艺,强调制作的精细。
  5. 碗内银筋挑玉屑:描绘茶汤中的细腻,富有美感与生动的形象。
  6. 又分随余采碧桃:再分割出余香,如同采摘桃子般的美好,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才如握雪”,通过比喻增强了手法的柔和感。
  • 对仗:如“细切挨刀”,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对茶汤的形象化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凉茶制作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艺术的追求和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敬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淘:象征清凉消暑,代表夏日生活。
  • 琼药:象征珍贵与健康,体现饮食文化的深厚。
  • 银筋、玉屑:形容茶汤的美丽与细腻,暗示生活的精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赞美什么?

    • A. 凉茶的制作技艺
    • B. 水果的种类
    • C. 夏天的风景
  2. “妙手轻团才如握雪”中的“握雪”是比喻什么?

    • A. 制作过程的轻柔
    • B. 雪的美丽
    • C. 冬天的寒冷
  3. “琼药纷纷入宝槽”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 A. 健康
    • B. 财富
    • C. 美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乐》(李清照)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清照的《清平乐》进行对比,李清照的词中也表现了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深厚,但其主题多围绕爱情与人生感悟,而王哲则更侧重于饮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艺术性。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