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山跸路丙申开,
庚子诗碑锁绿苔。
曾是纯皇亲幸地,
野僧还盼大行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南山的行路在丙申年开通,庚子年立的诗碑上锁住了绿色的苔藓。这里曾是纯皇亲临的地方,野僧依然期待着大德之师的到来。
注释
- 跸路:指皇帝出行时所用的道路。
- 丙申:指中国农历的一个年份,具体年份需要结合干支历法。
- 庚子:同样是一个年份,庚子年是1900年。
- 纯皇:指清朝的皇帝,特指清高宗乾隆皇帝。
- 亲幸地:指皇帝亲自光临的地方。
- 野僧:指隐居在山野的和尚,象征一种超然与自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熙载,号敦庵,晚号自珍,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是“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题虎跑寺》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龚自珍对国家和社会的现状充满忧虑。诗中描绘的虎跑寺,象征着一种超然于世的隐逸生活,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虎跑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历史的场所,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南山跸路丙申开”,这不仅点明了时间背景,还暗示了这条路的历史,其开通意味着一段新历史的开始。接着“庚子诗碑锁绿苔”,诗碑上长满绿色苔藓,显示出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沉淀,反映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感慨与怀念。
“曾是纯皇亲幸地”,诗人通过回忆昔日的繁华,透露出对权贵生活的批判,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而“野僧还盼大行来”一语,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高尚境界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一种深沉、忧伤的基调,同时又蕴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山跸路丙申开:指南山的行路在丙申年开通,带有历史的时间感,暗示着变迁。
- 庚子诗碑锁绿苔:诗碑上的苔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曾是纯皇亲幸地:通过回忆,诗人表达对昔日繁华的追思,带有一种对权力的反思。
- 野僧还盼大行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与不羁的精神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曾是纯皇亲”与“野僧”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心态的变化。
- 意象:诗中使用“绿苔”、“野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与现实的交错,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与历史的深刻思考,抒发了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深邃,反映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诗碑: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记忆,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绿苔: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沉淀,反映出岁月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丙申”是指哪个时期的年份?
- A. 1900年
- B. 1800年
- C. 1700年
- D. 1600年
-
“庚子诗碑锁绿苔”中的“绿苔”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生命的延续
- C. 繁华
- D. 权力
-
诗中的“野僧”代表着什么?
- A. 权贵人士
- B. 追求自由的人
- C. 诗人自身
- D. 皇帝
答案
- A. 1900年
- B. 生命的延续
- B. 追求自由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与龚自珍的《题虎跑寺》相比,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态度的思考。李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与理想,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