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壁和毛秋岑韵》

时间: 2025-04-27 13:16:56

秋水蒹葭阔,孤舟自往还。

好音酬去雁,清响答空山。

垂钓烟波里,言怀杯酒间。

几人有清趣,心与境俱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水蒹葭阔,孤舟自往还。
好音酬去雁,清响答空山。
垂钓烟波里,言怀杯酒间。
几人有清趣,心与境俱闲。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水面上,芦苇茂盛而宽广,孤舟在水中自由往返。
悠扬的音乐回应着飞走的大雁,清脆的声响与空旷的山谷相呼应。
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垂钓,借着酒杯畅谈心事。
有几个人能拥有如此清雅的情趣,心境与自然环境都显得悠闲自在。

注释:

  • 蒹葭:指芦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象征秋天的萧条。
  • 孤舟:一只孤独的小船,传达出诗人独自一人的意境。
  • 去雁:离去的大雁,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
  • 清响:指清脆悦耳的声音。
  • 垂钓:指在水边钓鱼,表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言怀:表达心中的情感。
  • 清趣:指清雅的兴趣或情趣,强调一种宁静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思孔,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诗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多以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动,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悠闲,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水与芦苇的景象,呈现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逃避。开篇“秋水蒹葭阔,孤舟自往还”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水乡画面,孤舟在宽广的芦苇荡中自由来去,透露出一种孤寂而又自在的情感。接着,“好音酬去雁,清响答空山”,音乐的悠扬与空山的回响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自然的音律在回应大雁的离去,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思念的情感。

“垂钓烟波里,言怀杯酒间”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垂钓与饮酒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清雅的趣味,“几人有清趣,心与境俱闲”,诗人感叹能拥有如此闲适生活的人并不多,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是难能可贵。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首具有浓厚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水蒹葭阔:描绘秋天的水面上宽广的芦苇,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自然景观,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2. 孤舟自往还:孤舟自由往返,象征一种孤独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3. 好音酬去雁:音乐优美动人,回应着飞走的雁,体现出自然与生命之间的互动。
  4. 清响答空山:清脆的声音在空山中回响,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5. 垂钓烟波里:在烟霞缭绕的水面上垂钓,暗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
  6. 言怀杯酒间:借酒表达情怀,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7. 几人有清趣:反问中透露出对清雅生活的珍视与感慨。
  8. 心与境俱闲:心境与自然环境相互契合,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水蒹葭”,比喻自然的景象。
  • 对仗:如“孤舟自往还”与“好音酬去雁”,对称工整。
  • 排比:如“垂钓烟波里,言怀杯酒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宁静与流逝,反映了时间的无情。
  • 蒹葭:代表自然的纯真与美好。
  • 孤舟:象征孤独和自由,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大雁:象征远行与思念,寄托了对离别的感伤。
  • 烟波:代表恍惚的自然状态,增添了诗的朦胧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舟”象征什么? A. 群体生活
    B. 孤独与自由
    C. 战斗与拼搏

  2. “几人有清趣”中“清趣”指什么? A. 清澈的水
    B. 清雅的兴趣
    C. 清晰的思想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生活的豪情与豁达。

诗词对比

  • 丁思孔的《题画壁》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但丁思孔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