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和歌辞·襄阳曲 作者:施肩吾 〔唐代〕
大堤女儿郎莫寻,
三三五五结同心。
清晨对镜冶容色,
意欲取郎千万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在大堤上等待爱情的情景。她希望找到心上人,因此不想再去寻找其他的男子。在清晨时分,她对着镜子打扮自己,想要以最美的姿态来吸引心上人,就像是用千万金来换取爱情一样。
注释:
- 大堤:指河堤或防洪堤,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等待或守候的场所。
- 女儿郎:指年轻女子,带有亲昵的称呼。
- 三三五五:形容数量多,聚集在一起的样子,通常指情侣或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 冶容:指打扮、装饰容貌。
- 意欲:想要、希望。
- 郎:指年轻男子,在古诗中常指恋人或爱慕者。
- 千万金:形容极大的财富,这里比喻倾注的爱情和心意。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明显引用特定典故,但“对镜冶容”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象征女性对美的追求及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对于个人形象和爱情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风光见长,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表现对爱情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反映了唐代女性渴望爱情的普遍心态,尤其是在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的背景下,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逐渐多样化。
诗歌鉴赏:
《相和歌辞·襄阳曲》通过清晨打扮的场景,展现了年轻女性对爱情的执着和勇敢。诗中的“莫寻”一词,表达了她对其他男子的拒绝,显露出她心中那份对特定爱人的坚定。三三五五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群年轻女子的活泼与热情,仿佛在诉说着她们之间的友情与默契。
而“对镜冶容”的意象,既展示了女性细腻的一面,也反映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期待。在她心中,美丽的外表是吸引心上人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用“千万金”来交换。这种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要求,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轻快而充满希望,女性在爱情面前展现出的是一种主动和期盼,极具生活气息,仿佛在诉说一种普遍的爱情故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堤女儿郎莫寻:在大堤上的年轻女子,不再去寻找其他男子。
- 三三五五结同心:她与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期盼爱情。
- 清晨对镜冶容色:清晨,她在镜子前精心打扮自己。
- 意欲取郎千万金:她希望用自己的美丽和心意来赢得心上人的爱。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莫寻”和“结同心”,展现了诗句之间的和谐。
- 比喻:将美丽与金钱相提并论,表现了爱情的珍贵。
-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情感生活。
意象分析:
- 大堤:象征等待与守候。
- 镜子:象征自我意识与自我审视。
- 金钱:象征爱情的价值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冶容”是什么意思? A. 打扮
B. 吃饭
C. 旅行
D. 睡觉 -
诗中的“千万金”用来比喻什么? A. 财富
B. 美丽
C. 爱情
D. 友情 -
诗中提到的“女儿郎”是指什么? A. 年轻男子
B. 年轻女子
C. 年龄较大的女子
D. 老人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女》——《诗经》
- 《相思》——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女》中的爱情表达含蓄,侧重于静谧的情感,而《襄阳曲》则更为直接和生动,通过打扮与自我期望表现出女性对爱情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