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閒居》

时间: 2025-01-26 23:39:04

自笑春来从酒狂,信缘无定恣寻芳。

杯中似蚁浮来绿,瓮裹如鹅脱下黄。

花底枕琴迷洞府,溪边濯足忆沧浪。

一从禁阁辞荣后,不复乘云入帝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閒居
自笑春来从酒狂,
信缘无定恣寻芳。
杯中似蚁浮来绿,
瓮裹如鹅脱下黄。
花底枕琴迷洞府,
溪边濯足忆沧浪。
一从禁阁辞荣后,
不复乘云入帝乡。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来临之际,我自嘲地沉迷于酒的狂欢,
随心所欲地在这个多变的季节中寻觅花香。
杯中的酒,如同蚂蚁一样漂浮着绿色的液体,
陶罐里的酒,像是刚刚脱下黄皮的鹅。
在花下我枕着琴音,迷失在山洞的幽静中,
在溪边洗脚,回忆起那沧浪的日子。
自从从禁阁辞去荣华后,
我再也没有乘云前往帝乡的愿望。

注释:

  • 自笑:自嘲、自己取笑自己。
  • 春来:春季的到来。
  • 酒狂:沉迷于喝酒的狂欢状态。
  • 信缘无定:随意而无目的。
  • 恣寻芳:肆意地寻找花香。
  • 杯中似蚁:比喻酒液轻盈如蚂蚁般漂浮。
  • 瓮裹如鹅:瓮中酒色泽鲜亮,像刚脱下皮的鹅。
  • 花底枕琴:在花下以琴作枕,听琴声。
  • 濯足:洗脚。
  • 沧浪:指的是沧海浪涛,这里引申为怀念往昔的自由生活。
  • 禁阁:指的是朝廷的高位或权力中心。
  • 乘云入帝乡:比喻追求高位或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期。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春日閒居》写于春日,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辞去官职后的放松与沉醉。

诗歌鉴赏:

《春日閒居》是一首表现闲适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开篇的“自笑春来从酒狂”引入了诗人自嘲的语气,表明他在春天来临之际,放下了世俗的拘束,尽情享受酒与花的欢乐。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细腻的比喻,将酒的状态形象化,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

诗中的“花底枕琴迷洞府”和“溪边濯足忆沧浪”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过往自由生活的怀念。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反思,辞去官职后的他,不再追求名利与权势,而是选择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这种从容与淡定,恰恰是诗中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珍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笑春来从酒狂: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明自己在春天到来时纵情饮酒的状态。
  2. 信缘无定恣寻芳:随心所欲地在春天里寻找花的芳香,反映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3. 杯中似蚁浮来绿:形象地描绘酒液的色泽和状态,呈现出一种轻盈感。
  4. 瓮裹如鹅脱下黄:再现酒的颜色,形象而生动。
  5. 花底枕琴迷洞府:在花下枕琴,享受音乐的魅力,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
  6. 溪边濯足忆沧浪:在溪水边洗脚,回忆起过去的自由时光,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7. 一从禁阁辞荣后:自从辞去官职,抛弃了世俗的荣华。
  8. 不复乘云入帝乡:再也不追求高位,展现出一种淡泊与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杯中似蚁浮来绿”通过比喻手法描绘酒液的轻盈。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花、酒、琴、溪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春日的闲适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超脱,诗人通过春日的景象,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2. :代表了放松与享受。
  3. :象征美好与短暂的生命。
  4. :代表文人精神与艺术的追求。
  5. :象征自然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酒狂”主要指的是哪种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沉迷于饮酒
    C) 忙于政务
    D) 追求学问
    答案:B

  2. “花底枕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欢愉与放松
    C) 愤怒
    D) 忘我
    答案:B

  3. 诗中所提到的“帝乡”具体指的是什么?
    A) 帝王的故乡
    B) 政治权力的象征
    C) 诗人的梦想与追求
    D) 自然的天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静夜思》 by 李白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周端臣的《春日閒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饮酒的热爱,但周端臣更倾向于自然的闲适,而李白则更多展示了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