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

时间: 2025-02-04 13:32:36

起来袖手怯寒添,冷落文楸掩玉奁。

燕子池塘春雨细,杏花庭院晓风尖。

酒酲未解便欹枕,香炷初党密下帘。

百五数来能几日,黄金柳色已侵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即事
——周端臣
起来袖手怯寒添,
冷落文楸掩玉奁。
燕子池塘春雨细,
杏花庭院晓风尖。
酒酲未解便欹枕,
香炷初党密下帘。
百五数来能几日,
黄金柳色已侵帘。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日子又来到,我起床时袖子微微有些寒冷。文楸树下显得冷清,玉制的妆盒也被遮掩起来。燕子在池塘边轻柔地掠过,春雨细细地洒落,杏花在庭院中迎着晨风轻轻摇曳。酒醉未醒便靠在枕头上,香炉里的香气刚刚升起,轻轻地拉下了帘子。到现在已经是农历的五日了,黄金般的柳色已悄然映入窗帘。


注释:

字词注释:

  • 袖手:指手臂的部分,袖子。
  • 怯寒:害怕寒冷。
  • 文楸:文楸树,常用作庭院中的观赏树木。
  • 玉奁:玉制的妆盒。
  • 燕子:指春燕,象征春天的到来。
  • 酒酲:酒醉的状态。
  • 欹枕:倾斜着靠在枕头上。
  • 香炷:香炉中点燃的香。
  • 百五:指农历的五日。
  • 黄金柳色:形容柳树发芽时的颜色,金黄而明亮。

典故解析:

  • 本诗未涉及特定典故,但反映了春日的气候、生活场景和个人情感,体现了古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较为流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细腻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景色的重视。


诗歌鉴赏:

《春日即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开篇就通过“起来袖手怯寒添”来展现春日早晨的寒意,给人一种清新而略显寒凉的感觉。这种冷意在春天的温暖中显得格外珍贵,象征着春日的到来并不总是温暖如春,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

接着,诗中提到“冷落文楸掩玉奁”,通过对比文楸树的冷清和玉奁的遮掩,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燕子和春雨的描绘则增添了春天的生机,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后半部分中,酒醉未醒的状态和香炷初点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感悟。最后两句“百五数来能几日,黄金柳色已侵帘”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天虽短暂,但柳树的生机却是永恒的。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起来袖手怯寒添:清晨起床时,袖子微微的寒意增添了对春天的感觉。
  • 冷落文楸掩玉奁:文楸树下显得冷清,玉制的妆盒被遮掩起来,与春日的气氛形成对比。
  • 燕子池塘春雨细:燕子在池塘边轻盈飞舞,春雨细细洒落,表现出春天的柔美。
  • 杏花庭院晓风尖:杏花在庭院中迎着晨风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酒酲未解便欹枕:醉酒未醒时倾斜着靠在枕头上,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状态。
  • 香炷初党密下帘:香炉的香气刚开始升起,轻轻拉下了窗帘,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空间。
  • 百五数来能几日:已经是农历的五日,时间飞逝,感慨春天的短暂。
  • 黄金柳色已侵帘:柳树的芽色如黄金般明亮,已经悄然映入窗帘,象征春天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柳色比喻为黄金,形象生动。
  • 拟人:杏花迎风摇曳,赋予了植物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和意象相互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新的开始,生机盎然。
  • 燕子:代表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杏花:象征美好与温暖,春天的象征。
  • 酒酲:表现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
  • 柳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文楸”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树
    C. 一种果实
    D. 一种香料

  2. “酒酲未解便欹枕”中的“酒酲”指的是什么状态?
    A. 醉酒
    B. 清醒
    C. 喝水
    D. 休息

  3. 诗中提到的“黄金柳色”指的是柳树的什么状态?
    A. 颜色
    B. 枝条
    C. 叶子
    D. 花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则通过描写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感慨,风格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春日即事》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