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呈潘文叔二首 赵蕃 〔宋代〕
寓舍莓苔合,春郊花草香。 忽逢宁比料,欲语未能长。 大阮为勿药,阿连欣对床。 嗟予重多感,有弟各殊方。
白话文翻译:
我的住所周围长满了莓苔,春天郊外的花草散发着香气。 突然遇见你,出乎意料,想要说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大阮(指潘文叔)身体健康,阿连(指作者自己)高兴地与你同床共枕。 感叹我情感丰富,但我的兄弟们却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注释:
- 寓舍:指作者的住所。
- 莓苔合:莓苔长满了周围。
- 春郊:春天的郊外。
- 忽逢:突然遇见。
- 宁比料:出乎意料。
- 大阮:指潘文叔,阮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作尊称。
- 勿药:不需要药物,即身体健康。
- 阿连:作者自称,可能是一种谦称。
- 欣对床:高兴地与对方同床共枕。
- 多感:情感丰富。
- 殊方:不同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赵蕃写给潘文叔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兄弟分散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春天郊外遇见潘文叔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兄弟分散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与友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兄弟分散的无奈。诗中“寓舍莓苔合”一句,通过寓所周围长满莓苔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孤独的生活环境。“春郊花草香”则通过春天的花草香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忽逢宁比料,欲语未能长”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遇时的惊喜和不知所措。最后两句“嗟予重多感,有弟各殊方”则抒发了作者对兄弟分散的感慨,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亲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寓舍莓苔合:作者的住所周围长满了莓苔,形容住所荒凉,人迹罕至。
- 春郊花草香:春天的郊外花草散发着香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忽逢宁比料:突然遇见你,出乎意料。
- 欲语未能长:想要说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不知所措。
- 大阮为勿药:潘文叔身体健康,不需要药物。
- 阿连欣对床:作者高兴地与潘文叔同床共枕。
- 嗟予重多感:感叹自己情感丰富。
- 有弟各殊方:兄弟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拟人:“寓舍莓苔合”中的“合”字,赋予莓苔以人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住所的荒凉。
- 对比:“寓舍莓苔合”与“春郊花草香”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孤独的生活环境和春天的生机。
- 省略:“欲语未能长”中的省略,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不知所措。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兄弟分散的无奈。通过春天的景象和与友人相遇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寓舍莓苔合:寓所周围长满莓苔,象征着孤独和荒凉。
- 春郊花草香:春天的花草香气,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忽逢宁比料:突然遇见友人,象征着意外的惊喜。
- 欲语未能长:想要说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象征着情感的复杂和难以言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寓舍莓苔合”一句,描绘了作者的住所周围长满了什么? A. 花草 B. 莓苔 C. 树木
- “春郊花草香”一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荒凉 B. 生机勃勃 C. 悲伤
- “忽逢宁比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惊喜 B. 悲伤 C. 愤怒
- “有弟各殊方”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兄弟分散的什么? A. 无奈 B. 高兴 C. 愤怒
答案: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亲人的思念。
- 王维的《相思》:通过红豆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赵蕃的《呈潘文叔二首》:两者都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 王维的《相思》与赵蕃的《呈潘文叔二首》: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使用了象征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王维的诗作,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