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丈求字二首》

时间: 2025-01-22 09:55:03

摩挲石刻叹微茫,孰若汗青移硬黄。

几净窗明肯游戏,千金便当橐中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摩挲石刻叹微茫,孰若汗青移硬黄。几净窗明肯游戏,千金便当橐中装。

白话文翻译:

抚摸着古老的石刻,感叹其微茫的历史,与其如此,不如将这些历史记载转移到坚韧的黄纸上。在整洁的桌子和明亮的窗户旁,愿意沉浸于文字的游戏中,千金的价值便如同装在囊中的宝物。

注释:

  • 摩挲:抚摸。
  • 石刻:刻有文字或图案的石头。
  • 微茫:模糊不清,指历史的遥远和不可捉摸。
  • 汗青:指史书,因古代用竹简书写,需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
  • 硬黄:指坚韧的黄纸,用于书写。
  • 几净窗明:形容环境整洁明亮。
  • 橐中装:指装在囊中的物品,这里比喻珍贵的知识或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章泉,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他研究古籍或石刻时,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和对知识价值的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珍视。在抚摸石刻时,作者感叹历史的遥远和不可捉摸,进而思考将这些历史记载转移到更易保存的媒介上,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刻的摩挲和对汗青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珍视。诗中“摩挲石刻叹微茫”一句,既展现了作者对古物的亲近感,又透露出对历史长河中人事变迁的感慨。“孰若汗青移硬黄”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知识传承的重视,认为将历史记载转移到坚韧的黄纸上,比石刻更能长久保存。后两句“几净窗明肯游戏,千金便当橐中装”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以及知识在作者心中的珍贵价值,如同千金装在囊中,不可多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对知识的无尽追求。

诗词解析:

  • 摩挲石刻叹微茫:通过抚摸石刻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亲近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孰若汗青移硬黄:对比石刻和黄纸,强调了将历史记载转移到更易保存的媒介上的重要性。
  • 几净窗明肯游戏: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爱。
  • 千金便当橐中装:用千金比喻知识的珍贵,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金”比喻知识的珍贵,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石刻和黄纸的对比,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珍视。作者通过对石刻的摩挲和对汗青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和知识在个人心中的珍贵价值。

意象分析:

  • 石刻:象征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是知识的载体。
  • 汗青:象征着历史的记载和传承,是知识的媒介。
  • 硬黄:象征着坚韧和持久,是知识的保存方式。
  • 几净窗明:象征着理想的学习环境,是知识的获取场所。
  • 千金:象征着珍贵和重要,是知识的内在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摩挲石刻叹微茫”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A. 历史的亲近感 B. 历史的遥远和不可捉摸 C. 知识的珍贵 D. 学习的热爱

  2. “孰若汗青移硬黄”中的“汗青”指的是什么? A. 石刻 B. 黄纸 C. 史书 D. 竹简

  3. 诗中“千金便当橐中装”用什么比喻知识的珍贵? A. 石刻 B. 黄纸 C. 千金 D. 汗青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石壕吏》:通过对石刻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从潘丈求字二首》与杜甫《石壕吏》:两者都通过对石刻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对知识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